相关文章  
  • 光感笔的设计与开发
  • 气压马桶
  • 不沾油的碗碟
  • 空气净化机
  • 手机警示灯
  • 考不倒的大博士
  • 让希望变成现实
  • 高科技陶瓷新世界
  • 应该选择居住几层楼
  • 智能饮水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机器人迪克的故事<%=id%>


      
      十年前,具有思维能力的智能机器人还只是出现在科幻故事中。现在,不少国家已经制造出模样如同真人,而且具有简单思维能力的类人机器人。
      
      酷似真人
      
      迪克是个人的名字,也是一个机器人的名字。
      科幻作家菲利浦·迪克(1928—1982)因写了一部很有名的科幻小说《银翼杀手》,让全世界爱好科幻小说的人们记住了他。小说中提到不少类人机器人,后来这些机器人有了思想,然后因渴望自由而纷纷逃跑。
      为了纪念这位科幻小说家,美国达拉斯市的“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制造了一个外貌和迪克一模一样的智能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以模仿小说家迪克的脸部表情,体内装有最先进的声音软件,能够模仿小说家迪克生前的声音,并非常自然地和人交谈。此外,最先进的生物鉴别软件和“机器人视力”可让它认出自己的“朋友”,还能使它读懂他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并尽量像普通人一样进行交谈。
      2005年,机器人迪克出现在芝加哥举行的科学展览会上。一名俄罗斯记者手拿话筒对机器人迪克进行了采访。迪克的“人性化”反应惊呆了许多观众:画面中,迪克跷着二郎腿坐在客厅中,大方自然地接受记者的采访。如果不是它后脑勺露出来的钢丝和电线,几乎没人相信这个和记者侃侃而谈的白胡子老头竟是一个机器人。
      
      失踪之谜
      
      最近,在用飞机将“迪克”托运到加利福尼亚州机场时,它神秘地失踪了。难道它真的像它的原身写的一样,渴望自由而逃走?
       “迪克”失踪之后,不少市民猜测机器人逃跑了,因为有关方面将安排这个机器人出现在一场展览会上,机器人可能已经厌倦让人操控和观摩的生活。作家迪克生前的好友鲍尔·威廉姆斯表示,机器人“迪克”的设计完全符合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它不可能自作主张地逃走。这个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和机械功能还没有先进到可以自己逃跑的地步。
      根据“机器人三定律”中的第二定律,机器人不可能不服从人的命令而自行逃走。但现代机器人已经有了“跑”的功能,尤其是它们具有简单的思维能力之后,它们不但可以“跑”,而且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跑”。比如,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制了一款简称为“SAIL”的机器人。研究人员带着它在一幢大楼的走廊中走了一天,之后就放手让它在宽松的监控下学习在走廊中独自认路。每当它在行进中快要撞到墙壁时,就会接收到防撞传感器发出的否定信号,然后它就会调整自己的行动方向。
      日本制造的“阿西莫”机器人能跑步,还可沿着楼梯上下跑动。“阿西莫”要玩“机场失踪”的游戏是可能的。不过,根据机器人现有的智力,它们跑动的范围是由软件预先设定好的。也就是说,现代的机器人已经具备了逃跑的能力,但是它们的智力却使得它们并不可能具有逃跑的企图。
      
      未来的机器人
      
      “迪克”失踪之后,虽然有关方面一再表示机器人不可能逃走,但是不少美国市民还是有些担忧,因为他们从科幻片中看到了不少变坏的机器人。
      现在,会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已经出现。美国科学家利普森研制出了一种机器人原型,能利用较简单的模块复制出和自身一模一样的“副本”。这种由4个模块组成的机器人,完成自我复制只需要2.5分钟。有专家担心,如果机器人“迪克”学会了自我复制,就会成为“繁殖”后代的机器人。
      明天的高级智能机器人将比今天的智能机器人具有更丰富的感觉功能和更熟练的活动能力。到那时,它们除了有跑动的本领外,还将成为服务周到、态度和蔼可亲的家庭机器人。早晨,主人吃过早点上班以后,它立即用吸尘器清理房间,用洗衣机洗涤主人换下的衣服。电话铃响了,它马上拿起耳机,在一张便条上记下对话内容。摇篮里的婴儿醒了,它又像慈祥的母亲一样抱起婴儿,喂水、喂奶,轻声哼起一支优美动听的催眠曲,把婴儿再一次送入梦乡……
      听起来,这一切像科幻故事一样,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