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外太空的半兽人
  • 空间密码
  • 科学的预见等
  • 反与定的小发明
  • 月球喷泉
  • 我造了一个小妹妹
  • 太空学校
  • 珍邮阴谋
  • 好奇的小花鹿
  • 误闯实验室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动物对人类挑战太空活动的启迪<%=id%>


      
      1951年9月的一天,美国“空蜂”号火箭在等待着它尊贵的“客人”。贵客是谁呢?这时,科技人员牵着一只机灵的猴子、抱着装有11只小老鼠的笼匣走来。难道它们就是这次太空之旅的贵客吗?
      猴子和小老鼠按要求被安置在舱内特制的“座位”上,在它们活泼而疑惑地东张西望时,“空蜂”号火箭按时点火,它们开始了太空之旅……
      
      身负重任的小动物
      
      这是人类将地球生物载往太空的一次考察、试验。这种搭载小动物用于生物学研究的火箭叫生物火箭。
      生物火箭的任务是将试验生物送到高空,研究生物在火箭密封舱内对飞行的适应性和对飞行综合因素作用的承受能力,研究超重、失重、高空弹射、宇宙辐射等因素对生物机体的影响,从而为空间生物学研究和载人航天的生活舱及生命保障体系提供更为可靠、有效的设计依据。
      面对这些小动物的步步“高升”而又安全归来,科学家感慨地说:人类的航天活动在生物学、生理学上存在大量问题,用动物做试验可以避开人固有的主观感觉,可以有效地帮助人类解决太空生物学和医学方面面临的许多问题。
      
      中国首批“登天客”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生物试验火箭带着4只大白鼠、4只小白鼠和12支生物试管,试管内分别装有果蝇等生物样品登上了太空。它们成为了中国第一批乘上火箭的“登天客”。
      1966年7月,我国科学家又用狗进行了飞行试验,担此重任的是条雄狗,它的爱称叫“小豹”。这枚生物火箭的箭头部分是由箭头、生物舱和回收舱组成的。里面装有记录“小豹”在飞行过程中的心电、血压、呼吸和体温四大生理指标的磁记录器;装有“小豹”在飞行中姿态的摄影系统;生物保障系统中有自动供氧和自动调节二氧化碳浓度的装置。安放小狗的托盘前部设有条件反射装置,为使它“方便”,狗尾部还安有屎、尿收容器。
      中国生物火箭所进行的多次高空飞行试验,为高空生物学研究和生物保障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人类挑战太空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炎黄子孙飞往太空做了可贵的探索和基础准备工作。
      
      飞入太空的“名犬”
      
      科学家使用生物火箭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活动,对人类安全地进入太空,已经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火力侦察”。但是,人类在太空可能遇到的许许多多的麻烦事,还需要更严谨、更实质、更有效的手段来探索、试验,以保证人类飞天活动的万无一失。于是,生物卫星应运而生,肩负起比生物火箭更艰巨的任务。
      生物卫星相当于一个空间生物实验室,可研究失重、超重和其他各种飞行环境对生物生长、发育、代谢、遗传等方面的影响和防护措施,揭示在地面条件下发现不了的生物学问题,是研究空间生命科学的重要工具。
      生物卫星一般由服务舱和返回舱两部分组成。服务舱内有保证卫星正常工作的各种设备。返回舱内装有实验生物和生命保障体系、记录仪器、返回火箭等。按照一定的指令,服务舱与返回舱即可分离,返回舱点火使返回舱返回地球,而服务舱不返回。世界上第一颗生物卫星是前苏联1957年11月3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2号”。卫星上载有一条名叫“莱伊卡”的雌性猎狗,它在轨道上度过了极不平凡的6天6夜。缚在它身上的各种传感仪器测出的关于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指数,证实了科学家的推测,即失重本身没有引起动物生理机能的危险变化。经过各种传媒报道,“莱伊卡”一举成为享誉全球的“名犬”。
      
      立功的蝴蝶
      
      当人造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在太阳直接照射、地球反射和地球辐射加热的三重作用下,卫星表面温度可高达100摄氏度以上。当卫星处于地球阴影区不被太阳照射、地球反射及地球辐射加热时,卫星表面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00摄氏度。在这种冷热剧烈交替变化状态下,卫星上的仪器、设备等不堪忍受,将无法正常工作。如何控制卫星体温的这种异常变化呢?
      美丽的蝴蝶使航天科学家茅塞顿开。
      原来蝴蝶的羽翅上有许多排列整齐、细小的鳞片,身体表面的鳞片可形成无数个光镜。当气温升高时,鳞片会自动张开,起反射镜的作用,从而减少太阳光的照射,使鳞片免受高温灼伤。当气温下降时,鳞片会紧紧贴在身体表面,让太阳光直射鳞片上从而吸收更多的太阳能,增加体温。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一种巧妙而又灵敏的仿生装置。这种装置的外形如同百叶窗,每扇叶片两个表面的辐射散热功能相差甚远。百叶窗的转动部位装有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金属丝。利用金属丝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当卫星飞行在地球阳光面时,温度超过标准,金属丝就会受热而膨胀,使叶片纷纷张开,将辐射散热能力大的那个表面向着太空。当温度迅速下降时,也就是卫星飞行至地球阴面时,金属丝会遇冷而收缩每个叶片,使它们紧紧闭合,让辐射散热功能力小的那个表面暴露在太空中,抑止卫星散热。靠着这种自我保护装置,使得卫星遨游天宇时各种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空间,人们将会在空间长期地工作和生活,空间生物实验也将向新的层次、新的角度进展。动物是人类进行长期空间活动的好帮手,在某些方面,它们还要起到先行者的作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