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弱智班
  • 人体细胞的忠告
  • 金属国特异功能表演
  • 天外来劫
  • 第四态炸弹
  • 学习的动力等
  • 新世纪都市等
  • 被遗忘的角落
  • 未来终将实现的五项技术
  • 超时空小偷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发现号平安归来<%=id%>


      2005年8月9日晚8时12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带着人们的希望回到地球的怀抱,当它稳稳地停在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时候,人们终于舒了口气。14天之前,“发现”号刚发射,机上的绝缘泡沫就掉了下来,此后,“发现”号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地球上亿万人的心。
      
      飞行任务
      
      为准备这次发射,美国宇航局耗资14亿美元?熏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对“发现” 号的15个方面、300多处地方进行了安全改进。“发现”号于2005年7月26日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发现”号一共绕地球飞行了219圈,行程9.3×106千米。那么在这漫长的14天中,宇航员究竟执行了什么样的任务呢?
      “发现”号的首要任务就是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将从地球带来的给养和设备送入国际空间站,缓解国际空间站既缺物品又少部件带来的压力。这些物品中有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哥伦比亚”号遇难宇航员曾经使用过的个人用品。自从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的航天飞机就再也没有进入过太空。此次“发现”号再次出发,“哥伦比亚”号遇难航天员的亲人们把这些东西捐赠了出来,以这种方式来纪念那些为了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宇航员。另外,宇航员还要将国际空间站内3吨重的太空垃圾带回地球。
      其他的飞行任务基本都是由宇航员通过太空行走的方式完成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宇航员骑在国际空间站24米长的机械臂上,完成了热挡板测试、对增强碳-碳复合材料样品进行修理技术试验和隔热瓦修复实验。第二次太空行走,宇航员为国际空间站装上了一个新的陀螺仪,并且更换了一个保护陀螺仪的防热罩。而在第三次太空行走中,宇航员必须站在机械臂上,维修航天飞机腹部两处不规则的突起。这可是一个“高难度动作”。航天飞机的腹部一直是一块“无人区”,从来没有宇航员去过那儿,更没有宇航员在航天飞机的飞行过程中修复过外面的隔热瓦。虽然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没有接受过这样的修复训练,但是他仍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发现”号的顺利返回消除了一大隐患。
       总的来说,“发现”号此次太空之旅的重要使命圆满地完成了。
      
      成绩斐然
      
       航天飞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可携带大型卫星进入轨道和离开轨道的太空船。它的发射像火箭,在地球轨道上运行像太空船,而着陆又像飞机。航天飞机的诞生地在美国,目前美国只剩下3架航天飞机——“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按设计,每一架航天飞机都需要执行至少100次太空飞行任务。
      “发现”号飞机是美国第三架实际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飞机。它由轨道飞行器、*燃料箱和固体火箭助推器三大部分组成。
      轨道飞行器的前段是航天员座舱,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主舱,有飞行控制室、卧室、洗浴室、厨房、健身房兼贮物室 ,可容纳8个人;中层为中舱,供航天员工作和休息;下层为底舱,安放着冷气管道、风扇、水泵、油泵,还存放废弃物等。轨道飞行器的头锥部和尾部内有44台用于轻微轨道调整的小发动机,为飞行提供一部分动力。*燃料箱与轨道飞行器相连,能装700多吨液氢液氧推进剂。固体火箭助推器连接在*燃料箱两侧上,共两枚,承担航天飞机起飞时80%的推力。
      1984年,“发现”号航天飞机首次发射,将3颗通讯卫星送上了太空。从那以后,“发现”号航天飞机共成功地执行了30多次发射任务,将多颗人造卫星及太空舱等送到预定位置,同时还执行了数次科学实验。科学家为这个“常胜将军”进行了99次升级和88次特别测试。因为“发现”号曾经连续两次成功地完成返回式太空飞行,所以它在美国航空航天局享有极高的荣誉。
      
      意义非凡
      
      两年前,“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是美国航天史上一个重创,人们对航天飞机的安全性,甚至对载人航天的必要性充满了疑虑。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对“发现”号的再度发射显得尤为慎重。“发现”号的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在载人航天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了美国重返太空的一个“象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