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小朵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现在她已经是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家长会上,老师告诉妈妈小朵最近有逃课的现象。回家后,妈妈狠狠地把小朵教训了一顿。在妈妈的一再追问下,小朵才说出了自己逃课的原因。
因为学校对体育成绩很重视,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通过体育测试,但小朵的跳远怎么练也达不到要求。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顺利过关,小朵不敢在同学面前跳,生怕会出丑。因为害怕看见老师失望的眼神,小朵根本不敢去上体育课,总是编出各种理由向老师请假。后来次数多了,小朵干脆连假也不请了。
很多人都很纳闷:为什么爸爸妈妈、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也会有逃课的行为?其实,在现在如此优越的生活环境下,不少独生子女产生了一些独特的心理问题,比较典型的就是小朵这样的回避心理。
那什么是回避心理呢?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他人总是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冲突,如果自己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和冲突,而选择逃避,这样的心理现象就是回避心理。在同学们身上集中体现在盲目地反感正面教育,回避教育的机会和场合上。因为正面教育往往以较严肃的姿态出现,同学们虽然具有一定的判断事物的能力,但还不能辩证地认识和分析事物,一旦面对那样严肃、板正的说教时,就产生了反感、厌恶的情绪,继而进行回避,甚至唱反调。这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次就是遇到矛盾、冲突,采取回避的态度。学生时期是人的生理及心理发育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面对问题与困难(比如学习遇到挫折或人际交往不顺利等)的时候,会产生失望和沮丧的情绪,也会导致回避心理的产生。
为什么不少独生子女会出现这样一种不好的心理状态呢?
第一,过分自信,甚至自负。长期孤独而又优越的环境、长辈们过分的夸赞,使许多同学非常自信,有时甚至是盲目的自信,它影响了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一旦碰上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无能,就只好选择回避的方式来掩盖。
第二,个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人一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心理等诸多内容。我们所依赖的父母、老师不一定都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当我们意识到正常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对父母和老师产生不信任,回避心理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
第三,家庭教育的失误。家庭教育常常表现为两个阶段,即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孩子小的时候,大人过分溺爱,而孩子大了,他们又变得过分严厉,不能把握恰当的度。前后差异过大,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封闭自己,回避现实,与家长形成隔阂。
第四,社会正面教育不得当,同时负面影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当前,我们所接受的正面教育大多数来自各种传播媒介,缺乏鲜活的身边实例。负面现象却令学生们感受深刻,加上学生缺乏理智的分析能力,因而对正面教育的内容反感,而对负面现象津津乐道。
这种回避心理影响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不利于成长。要矫正回避心理可以这样做: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在课外活动中,你不但能学到知识、提高身体素质,还能陶冶情操、丰富社会经验。这有利于大家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起积极上进的心态。
学会倾诉在与大人、同龄朋友的沟通过程中,尝试着跟他们一起来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这能帮助你学会宽容,学会自主,同时也学会理解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有时候,他们能为你提供不少解决困难的好点子。
正确对待来自父母的表扬父母的表扬是一种肯定,但是,你也要意识到,父母的表扬并不总是十分客观的。你可以把老师、同学和父母眼中的你做一个综合比较,看看哪些事情你真的做得很不错,哪些是父母为了安慰你而进行的表扬,这有利于你找到真实的自我。
勇敢面对挫折困难没有什么可怕的,它只能吓唬懦弱的人。善于自我鼓励,坚定信念,树立不败的信心。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