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多功能教学圆规
  • 防伤手不弯钉多功能钳
  • 智能垃圾箱
  • 山那边的渴望
  • 漏电报警器
  • 扁平式纵向运动洗衣机
  • 吸尘地板
  • 多功能窗帘
  • 如何提高记忆
  • 考不倒的大博士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伟大的凡人朱棣文<%=id%>



      
      1997年10月15日凌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Steven Chu)在睡梦中被一阵电话铃声惊醒,原来是他的学生打来的:“朱先生,恭喜您获得诺贝尔奖!”尚未睡醒的他不相信。对朱棣文来说,那是一个热闹的早晨,不断地有记者打电话来问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感想。直到同事告诉他:获奖消息已在国际网络中登载,他才相信。在当天上午10点为他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说:“获奖只能说明我的运气比较好。想想看有这么多比我杰出的科学家都没有得奖,我便不会把它看得太重。”会后,他赶紧背上背包去给学生上11点钟的课。
      为什么最初朱棣文不相信自己获奖了呢?我想,是因为他几乎从未想过获奖,他考虑的只是科学,这可以从他自己的话里找到答案:“获诺贝尔奖的是很好的科学家,没获的可能是更好的科学家。不应为获奖而学科学,要对科学作贡献。”
      朱棣文祖籍江苏太仓,1948年2月28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现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去年6月,他被任命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基础原子物理、激光、生物物理等,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1970年毕业于纽约的罗彻斯特大学,197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生导师尤·科明斯非常重视实验,对他的学术生涯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位后来被朱棣文称为“恩师”的教授告诉他,应该集中精力去研究那些涉及物理学基本问题的课题,这些问题一旦解决就会导致科学技术的重大进展。他牢记导师的教诲,总是十分关注物理学中的前沿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毕业后,他加入了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在这里,他从电子偶素这一最简单的系统出发,通过一系列难度极高的实验,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了光谱分析的结果,被人们称为科学天才。1987年他被聘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开始转向激光冷却研究。虽然他进入这一领域比较晚,但由于他头脑中始终具有极明晰的物理图景,具有极强的领悟力,所以后来居上、成就卓著。高超的实验技巧是朱棣文的重要特色。他是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也是制造精巧实验装置的专家和一流的工程师。
      朱棣文的激光制冷捕捉技术研究,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用途,为帮助人类了解放射线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深入理解气体在低温下的量子物理特性开辟了道路。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中,研究气体的原子与分子相当困难,因为它们即使在室温下也会高速地朝四面八方移动,科学家能想到的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冷却,然而,一般冷却方法会让气体凝结为液体甚至固体。朱棣文利用激光达到了冷却气体的效果:用激光束达到万分之一绝对温度,等于非常接近绝对零度(-273摄氏度),原子一旦陷入其中,速度将变得非常缓慢,从而容易俘获。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做精确测量,特别是做“重力测量”。人们还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做成重力分析图,由此解开地球上的许多谜团,例如:观察油田的内层,勘探海底或地层内的矿物质;在生物科技上,可以解读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密码;研究“原子激光”,制造精密的电子元件;测量万有引力,进一步发展太空宇航系统,进行准确的地面卫星定位。这是一个伟大的研究成果!
      
      身为华人,朱棣文始终关注中国的发展。他认为中国的建设不仅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应该超越。他说:“中国最宝贵的资产是人,中国人勤奋而善良,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很多优秀的传统。对科学来说,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中国的学校过多强调学生的书本知识,过于频繁地进行书面考试,而在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做得不够。”
      朱棣文曾说过:“我们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们要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会时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热情。”这是他的人生哲学。他爱好运动,喜欢打网球、游泳,还经常骑自行车“溜车”。在他看来,运动中的爆发力就像物理实验中的火花一样,是物理之“力”与人生之“美”的结合。
      朱棣文还是一位“诺贝尔级厨师”。研究工作之余,他最大的嗜好就是下厨做菜,然后与妻儿、亲友一起享用。手艺精良的他,不论中西料理,都让人赞不绝口。他最拿手的是中国菜和墨西哥菜,“因为老婆很喜欢中国菜的色香味俱全,家里的两个小鬼偏好墨西哥菜的辣劲。”他的父亲、著名化学工程专家朱汝瑾先生最爱品尝他做的烤鸭和他调制的香槟酒。从做菜的过程中,他悟出了做学问的道理:重要的是“动手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