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智能电脑管理系统
  • 芯片鞋
  • 除刺机
  • 喷漆枪
  • 爱哭鼻子,怎么办?
  • 考不倒的大博士
  • 肥皂动力小船等
  • 折叠背篼
  • 水龙带自动卷放机
  • 百变越障遥控车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爱迪生:科技创新之王<%=id%>



      
      多年以来,《科学启蒙》一直提倡科技创新,发表了大量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而谈到“科技创新之王”,我想,只有爱迪生才当之无愧。
      托马斯·A·爱迪生,这位“科学界的拿破仑”,从1847年 2月11日诞生到1931年10月18日离开这个世界,走过了辉煌的一生。他一生的发明,获得专利的有1300多项(有人统计有2000多项)。1882年这一年,他申请的专利就有141项。
      1924年,美国投票选举国内最伟大的人,爱迪生名列第一。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称他是“一位发明的神灵”。这时爱迪生已经77岁,还是照样工作。有人问他:“你什么时候退休呢?”他回答:“在出殡的那天!”他的座右铭是:“我探求人类需要什么,然后我就迈步向前,努力去把它发明出来。”关于“天才”二字他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流汗。”他对那些称赞他是天才的人说:“这完全是假话,艰苦的工作才是实在的。我的发明是靠实践得来的,绝不是什么天才。”他还说:“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这是度过我们短暂一生的最好方式。”
      爱迪生有独创的推理力,更重要的还有实验的态度。他常先把既定的事实摆在脑子里,然后再去运用他的丰富的独创力。他对实用性非常重视,从不把自己束缚在抽象的数学推导和繁杂的计算中。他不但喜欢思考,而且也喜欢动手工作。他不怕麻烦、困难和失败,生活中始终充满了乐观。
      爱迪生家里有一只装着他所有奖品和勋章的大玻璃柜子。有人问他是否允许公众看这些奖品和勋章。爱迪生说可以,但是他不理解为什么人们对奖品和奖章感兴趣。他不记得如何打开柜子的门,只好打破了柜门上的玻璃。当人们要他叙述每枚奖章和奖品的故事时,他却哑口无言,因为他根本不记得啦。
      爱迪生认为,人们应该尽可能早地观察世界和大自然,去思考所看到的事物。他说:“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不学会思考,你也许永远不会思考。”
      爱迪生喜欢学习,他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自学得来的。他曾说:“我不追想过去,只为了今日和明日生活着。我对于科学、艺术、企业及其他一切都有兴趣。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音乐、哲学、机械学,什么都读。只要是有关于世界的进步的,什么学问都不憎恶。我读科学学会的刊物,读商业的新闻,又读关于演剧的东西,读关于运动的东西,我因此得以理解世界。我跟着世界的大势走,但书籍给我以瞬间的快乐,真的应该感谢。”他给自己的规定是:每天读3本书。各种各样的杂志也在他的阅读范围之内。这里有件事情值得一提:1915年我国的《科学》杂志创刊之后,爱迪生特意致函创办者之一赵元任先生表示祝贺。
      
      爱迪生爱惜人才,到了老年也是如此。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依阿华大学毕业后,进了爱迪生的蓄电池实验室工作。第一天,爱迪生就指着一堆铁板考他:“已经氧化了,能不能回收,提炼成纯铁?”经过艰苦的努力,这位留学生终于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从此爱迪生就非常器重他。可是他遭到了同事的嫉妒:被外国人瞧不起的中国人,居然解决了美国人不能解决的难题!于是他的上司就处处刁难他。这位留学生感到呆不下去,就提出辞职。爱迪生知道后,亲自赶到公寓去看望他、挽留他,但是这位留学生表示坚决要走。过了不久,圣诞节到了,爱迪生买了蛋糕再次登门拜访,一再劝说、挽留,使这位留学生大为感动。后来,留学生站在门口,目送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蹒跚着离去,禁不住泪如泉涌。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说过:“美国之所以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是因为美国有一个爱迪生。”我想,他对世界、对科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带来的“科学要与时俱进”的思想。他伟大的一生表明:具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家,通过集体或个人的努力,必定能够使人类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爱迪生为科技创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位电灯和留声机的发明者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这是无与伦比的成就,在这成就后面隐藏着的,是无与伦比的天才和勤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