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昆虫可消化泡沫塑料的发现
  • 智能安全帽
  • 卷尺式电线
  • 会说话的照片
  • 非常小器
  • 行为冲动害处大
  • 考不倒的大博士
  • 火柴盒显微镜 等
  • 新型粉笔盒
  • 方便脸盆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范霍夫:欧洲花园的科学奇葩<%=id%>



      
      在美丽的“欧洲花园”荷兰,雅可比·亨利克·范霍夫是一个伟大的名字。
      1852年8月30日,这位世界上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出生于鹿特丹。他在读中学时就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经常在放学以后或假日里偷偷地溜进学校,从地下室的窗户钻进实验室里去做化学实验。少年的好奇心,使他专门乐于选用那些易燃、易爆或剧毒的危险药品做实验。一天,该校的一位老师发现了他的秘密,责备了他的违纪行为,并把他带去见他的医学博士父亲。范霍夫的名医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对自己儿子不规矩的举动深感尴尬和愤怒。但转念一想,儿子的肯钻好学不该过分去责备。于是,他把自己原来的一间医疗室让给了儿子。范霍夫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干得更加起劲了。
      范霍夫的父亲酷爱英国伟大诗人拜伦的诗篇,这也感染了年少的范霍夫。拜伦*洋溢的诗歌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又使范霍夫如痴如醉。这些都使他学会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他经常站在哲学高度来窥视大自然的奥秘。
      1873年, 在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的推荐下,范霍夫进入了巴黎医学院的武兹实验室。在著名化学家武兹的指导下,范霍夫与他法国的同窗好友勒·贝尔得到了深造,后来,他们两人成为了新的立体化学学科的创立者。
      范霍夫根据自己的研究,于1875年发表了《空间化学》一文,首次提出了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新概念。范霍夫关于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的假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立刻在整个化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然而在当时,许多人还不了解新学说的真正含义,他们甚至激烈反对范霍夫的观点。德国的柯尔贝教授写文章尖锐地讽刺说:“有一位乌德勒支兽医学院的范霍夫博士,对精确的化学研究不感兴趣。在他的《立体化学》中宣告说,他认为最方便的是乘上他从兽医学院租来的飞马,当他勇敢地飞向化学的帕纳萨斯山的顶峰时,他发现,原子是如何自行地在宇宙空间中组合起来的。”还有一些科学家断言范霍夫的假说与物理定律不相容。但是,这些反对意见不仅没有损害范霍夫的新理论,反而为这一理论的推广和传播起了宣传作用—因为那些凡是读过柯尔贝等人的尖锐评论文章的人,都会对范霍夫的理论发生兴趣,都要去了解一下他论文的内容,于是,反倒使新理论在科学界迅速传播开来。正如拜伦曾经说过的话:“一朝醒来,名声大噪。”柯尔贝等人的批评竟使范霍夫成了显赫一时的人物。
      后来的实践证明,范霍夫首创的“不对称碳原子”概念和碳的正四面体构型假说的建立,成了立体化学诞生的标志。
      从1877年之后,范霍夫开始注意研究化学动力学和化学亲合力问题。1884年,他出版了《化学动力学研究》一书。书中他不仅阐明了反应速度等化学动力学问题,而且还专门论述了化学平衡理论和以自由能为基础的亲合力理论。
      在物理化学领域中,范霍夫重点研究了稀溶液的渗透压及有关规律。
      范霍夫从化学动力学开始,进而广泛地研究了热力学,特别是有关稀溶液的渗透压问题。他把化学动力学、热力学和物理测定统一起来,建立了物理化学的基础。
      范霍夫在化学上的这些开创性贡献,与他自幼热爱化学和在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广博而深邃的知识素养分不开。注意哲学修养、不断探求科学方法更使他具有非凡的创造力,他总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去把握问题的精髓。
      他始终念念不忘报效自己的祖国。当科研工作遇到困难时,他也曾多次出国从事研究。然而,外国的高薪和优越的生活条件留不住这位荷兰人。一旦国内有了适当的条件,他就毅然返回祖国。他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1910年,范霍夫终因长期积劳成疾,染上了肺结核,身体日趋虚弱。在当时,肺结核还是“不治之症”。在病魔面前,范霍夫显得很平静也很顽强,每天躺在病床上仍坚持看书和写日记。精神稍好一点,他就要求医生允许他去工作。
      1911年3月1日,不满59岁的范霍夫不幸早逝。一颗科学巨星的陨落,震惊了世界化学界,也震惊了荷兰人民。在被称为“欧洲花园”的荷兰,范霍夫的名字已经深入了所有人的内心。如果把科学界比作花园的话,范霍夫就是科学界的一朵奇葩。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