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考不倒的大博士
  • 小赛车等
  • 穿越罗布泊
  • 空中穿绳器
  • 神奇的帽子
  • 探索身边的科学
  • 电磁波钓竿
  • 汽车钥匙卡
  • 错字扫描仪
  • 自动调温沙发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李政道的两个翅膀<%=id%>



      
      为全世界最优秀的物理学家之一,李政道是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偶像,也是我最喜爱、最崇敬的科学家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这个世界上,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孤独的飞翔者,想象力是他们的翅膀。当一个人陷入思考的时候,孤独是在所难免的;当这种思考结出硕果的时候,快乐也是巨大的。我把李政道看成是一个精神领域的伟大飞翔者,他用力扇动的两个翅膀上,一个写着“科学”,一个写着“艺术”。长期以来,他就这样飞翔,孤独而执着地扇动着内心的翅膀。
      李政道1926年深秋诞生于上海,成长于那个需要英雄的年代。他从小就对知识充满热情,整天手不释卷。我能理解他持久的*—和所有热爱知识、热爱新思想的孩子一样,前人的成就凝聚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让他目不暇接;科学的魅力和艺术的境界是如此美妙,让他心驰神往。在去昆明国立西南联大投奔一代宗师吴大猷先生的路上,少年李政道的行李几乎丢得精光,然而身边的书却有增无减。1946年,李政道赴美留学,只有大学二年级学历的他通过了严格的考试,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3 年后,“有特殊见解和成就”的李政道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被誉为“神童博士”,当时他才23岁。1956年,他对科学的热情结出了硕果,他和杨振宁共同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成果,为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个成果也使他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如果借用一下把鲁迅称为“文化英雄”的说法,那么我想说,李政道是中华民族的“科学英雄”。
      李政道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体会到:科学人才必须从小培养,所以在1974年5月30日,当他和毛泽东主席见面的时候,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少年班。他的建议被采纳。他关心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建议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在他的这些建议和愿望一个个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1985年7月16日,邓小平会见李政道时,由衷地感谢他:“谢谢你,考虑了这么多重要的问题,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1998年,李政道还把自己和已故夫人的私人积蓄捐赠出来,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
      李政道曾在北京向青少年传授了做学问的“十二字真言”,即“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他还鼓励青少年不但要多问为什么,还要通过用动手实践来寻找和验证问题的答案。
      作为科学家的李政道有着深厚的艺术功底,他对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为推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善于运用渊博的知识,将物理学各门融会贯通,创造性地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科学不是他的生活方式的全部,他还拥有另一个飞翔的翅膀—艺术。他从小就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尤其喜欢诗歌和绘画。艺术—尤其是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强烈地吸引着他,像科学一样让他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他多次策划了科学与艺术的交流活动。1987 年以来,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每年的国际会议上,李政道多次邀请了李可染、吴作人、华君武等画家为科学专题作画。绘画的主题是“高温超导”“量子引力”“粒子物理”等当代物理学前沿课题。这些以艺术家的视角表达科学思想的开创性的绘画作品,既给人以艺术欣赏,又能触发人们的思想火花,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赞扬。1991年,李政道首次提出“物艺相通”(后称“科艺相通”)这个科学概念,认为科学或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就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达到融会贯通,从而对发展人们的非线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及立体化思维起到很好的作用。1995年以来,由于李政道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已引起科学界和艺术界的普遍关注。进一步加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已逐渐成为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共识。
      我想,李政道是一个快乐的飞翔者,因为他飞翔的轨迹同时划过了科学和艺术这两片天空。科学和艺术的天空群星闪烁,他像鸟一样飞过,留下了痕迹。
      我想,几千年后,这个飞翔者的名字还会和屈原、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一样被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念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