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神舟六号”2005年升空
“神舟六号”将在2005年秋季发射,它将载着两名航天员飞行五天。从技术上来讲,与“神五”比较,“神六”的发射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中国的神舟飞船的设计是按照三人七天的能力设计的。航天员的人数情况对于飞船的整个考核系统至关重要,航天员的热负荷、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量等等都对系统产生很大影响。一个人飞行与两个人飞行的最大不同是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方面,需要进行比较严格的考验,这也是“神六”不同于“神五”的最大技术难关。
载人航天的研制是高风险的工作,神舟六号飞船有600多台设备、8万多个节点、120多万计算机芯片、70多万套软件,需要在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不能有任何闪失,尤其要防止各种意外发生。
目前“神六”的研制工作进展很顺利。根据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下一步就是“探月”。我国的探月计划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则是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探测。
“嫦娥一号”2007年探月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制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目前正按计划进行研制。卫星各关键技术已获得突破性进展,初样星的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对于探月计划第一阶段的“嫦娥一号”,第一期目标是在2007年实现绕月飞行。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两大部分组成。有效载荷包括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卫星平台是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的,各分系统在充分继承现有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包括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将在未来两年内,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发射后,“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将用8~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完成4大科学任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其中前三项国外未曾进行过,第四项为我国首次在地球静止轨道以外获取空间环境数据。
我国适时启动“嫦娥工程”,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是继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飞船之后,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将成为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对促进我国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推进高新技术的全面发展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将产生重要作用。
“神舟六号”2005年升空
“神舟六号”将在2005年秋季发射,它将载着两名航天员飞行五天。从技术上来讲,与“神五”比较,“神六”的发射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中国的神舟飞船的设计是按照三人七天的能力设计的。航天员的人数情况对于飞船的整个考核系统至关重要,航天员的热负荷、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量等等都对系统产生很大影响。一个人飞行与两个人飞行的最大不同是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方面,需要进行比较严格的考验,这也是“神六”不同于“神五”的最大技术难关。
载人航天的研制是高风险的工作,神舟六号飞船有600多台设备、8万多个节点、120多万计算机芯片、70多万套软件,需要在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不能有任何闪失,尤其要防止各种意外发生。
目前“神六”的研制工作进展很顺利。根据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下一步就是“探月”。我国的探月计划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则是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探测。
“嫦娥一号”2007年探月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制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目前正按计划进行研制。卫星各关键技术已获得突破性进展,初样星的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对于探月计划第一阶段的“嫦娥一号”,第一期目标是在2007年实现绕月飞行。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两大部分组成。有效载荷包括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卫星平台是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的,各分系统在充分继承现有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包括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将在未来两年内,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发射后,“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将用8~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完成4大科学任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其中前三项国外未曾进行过,第四项为我国首次在地球静止轨道以外获取空间环境数据。
我国适时启动“嫦娥工程”,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是继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飞船之后,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将成为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对促进我国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推进高新技术的全面发展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将产生重要作用。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