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评反对怒江开发的若干说法
  • 地球物种大灭绝可能由于火山爆发
  • 都市人,病在低镁饮食
  • 女性减肥不要刻意瘦腿
  • 早产可致男婴成年后血压偏高
  • 美学者质疑火星曾有大量水的假说
  • 梦中喊叫是帕金森氏症前兆
  • 捕杀野獾并不能控制牛感染肺结核
  • 地球北磁极在向西伯利亚偏移(图)
  • 沈国舫:没理由撤销院士制度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南极科考专家:为什么要去南极

    南极还是人类最后的淡水库、储量最丰富的镍铁矿山、最大的磷虾蛋白库等等,除此之外南极的物理学天文学观测意义也非常重要。他举近年全球广泛关注的臭氧层空洞为例,这种关系到全世界人类未来生活的地球巨变就发生在南极上空。如果不在南极设立考察站并进行常年观测,就很难预测臭氧空洞及其带来地磁变化会给我国气象带来怎样的影响。

      20年科考史中国南极发言权越来越大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虽然对南极的科考开发起步较晚,但是在20年的迅猛发展中,我国在南极问题上的声音已经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杨博士表示。他同时列举了近年来我国在南极科考事业中取得的几大成就:

      第一,成功在格罗夫山内部回收陨石4480块,成为世界陨石第三大国。

      第二,在爱默里冰架成功钻取了世界唯一一块高质量的冰架冰芯。

      第三,观测到了深度超过3000米的冰原地貌,并找到了深冰芯的挖掘地点,成功恢复了100万年前的地球气候记录。

      杨博士说,南极事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国家财政的持续投入。南极科考开始以来,我国的南极科考经费已经从每年2000万增加到了5000万元,今年可能追加到6000万元。目前我国在已经建立并巩固了长城、中山两大考察站的基础上,正准备在内陆建设新的常备考察基地和短期度夏营地。“我们即将完成从极地考察大国到强国的转化。”杨博士自豪地表示。

      前路并不平坦:科考体制经费均面临困难

      虽然20年科考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但是曾经多次前往南北极考察的杨惠根认为,目前我国的科考体制和经费还面临一些不得不解决的困难。

      杨博士认为,目前我国的极地考察缺乏有效规划和长期国家政策。“很多极地考察发达国家的南极政策每年以白皮书形式公布,但我们的考察人员编制和预算都是每年变更、临时制订的。这使得极地考察作为一项国家事业的定位并不明确。”

      另一个问题是经费的缺乏,虽然年考察经费已经达到5000万元,但是美国每年的经费预算是5——6亿美元,差距之大一时难以弥补。经费短缺的同时,在使用经费的问题上还存在重后勤,轻考察的误区,年经费中用于常年研究观测等科学活动的不足10%。杨博士以22次南极科考为例,仅在香港雪龙船加油一项开支就达到了80万美元,大量资金投入后勤保障带来的是一线设备的落后。“搞南极建设只靠精神是行不通的,必须拥有强大先进的硬件。”对于杨博士的意见,22次科考队领队魏文良也表示赞同。

      杨博士说,在资金不足的现状下,极地人才流失越发严重,科考前沿活跃院士级科学家越来越少,不少极地科考项目负责人只好利用其他项目的资金投入南极事业,这使得长期稳定的南极科学观测很难实现。他认为,我国应该尽快确定极地考察的常规编制和资金投入,并以立法形式进行保障。

      穿越南北两极,挑战科考极限

      回顾20年科考,杨博士认为前路虽然并不平坦,但是总的考察前景是一片光明。杨博士告诉记者,2007年/2008年是国际极地年,世界南极条约组织已经制定了国际极地年科学计划,这个计划涉及3万多科学家,全部投入2000亿美元,这将是人类科学史上最宏伟的科学计划。杨博士说,目前我国已经和英美等国进行了接触,该计划的实施将把南极这块未开垦地变为常规监测和研究前沿,将目前南极事业的“发现”为主转入“利用”为主。

      另据透露,为应和国际极地年科学计划,我国正在筹划组织一次2007年成行的穿越南北两极科考。这次科考将从我国出发,由经过改造后的雪龙号承载科考队员完成地球两极从北向南的环球跨越,这次环球极地科考将成为人类极地考察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