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本期关主:小 海
三大闯关小先锋:小好问、小粗心、小灵通
“小好问,你们在看什么呀?”一天,关主去找小好问借《百科全书》找点资料,看到小好问和小灵通、小粗心正头碰头地在一起看着什么。
“在看《大战火星人》呢!”小好问头也不抬地回答。
“《大战火星人》?是科幻小说吧?正好我也要找点有关火星的资料呢!”关主高兴极了。
“你找有关火星的资料,这就是说你最近在研究火星了?快跟我们讲讲吧!”三位闯关小先锋一听,可感兴趣了,一下就把关主给缠住了。
“看来你们都对火星很感兴趣,今天关主就让你们和火星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第一关 火星长得什么样
“你们都对火星这么感兴趣,有谁知道火星是什么样子吗?”关主笑眯眯地摸着小粗心的头问。
小粗心一听,可兴奋了,抢着回答说:“我知道,火星上很热,看起来是红色的,像火一样,所以人们就叫它火星。”
小好问抓了抓脑袋说:“可能像科幻小说中说的那样,能够自转,也围着太阳公转……反正和地球差不多吧!”
小灵通说:“不会吧,一定很神秘的,肯定和地球有很大不同的,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对它感兴趣呢?”
【关主释答】
火星满地是棕红色的细砂,又经常刮大风,空气中漂浮着大量沙尘。这些尘粒散射阳光中的红色光,使火星天空呈现红色。所以,科学家们都叫它火星。从公转和自转这方面来讲,火星简直就像另一个地球:它的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火星天”一天只比地球的一天多39分35秒。所以火星与地球一样,四季循环、五带分明。由于火星离太阳比地球远,接受太阳的光和热不及地球一半,因此赤道温度为-80°C~20°C,极地温度为-120°C~-70°C,整个表面的平均温度比地球大约低30°C。在茫茫宇宙中,火星是与地球温度最接近的一颗行星,被人们称为地球的“亲姐妹”。
当然,火星与地球也有很大区别:火星的直径只及地球的一半,质量是地球的1/10,重力是地球的1/3:它的大气层非常稀薄,昼夜的温差为l00°C左右;大气中含有95%的二氧化碳,水分又极少,总含量仅4亿吨,还不到太湖水的1/10。所以,很多科幻小说家把火星写成烟尘滚滚、满目荒凉的不毛之地。
第二关 探索火星有何目的
关主绘声绘色地描述火星模样的时候,三个闯关小先锋都听得很认真,十分羡慕关主的见识。看到三个小家伙很好学的样子,关主十分高兴,便想考一考他们:“你们已经了解了火星的一些情况,那你们知不知道,科学家千辛万苦地研究火星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探险呗!火星上那么荒凉,我都想上去瞧瞧!”小粗心总是一马当先地回答问题。
“想知道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吧!”小灵通想了想回答。
“为探索其他星球打下基础吧,人类的目标是了解整个宇宙。”小好问想得倒是很远的。
【关主释答】
你们别笑,小粗心说的还真有点道理呢!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人们不断地对火星进行探索, 希望揭开火星的奥秘。具体地说,人们探测火星有四大目标:目标一是通过确定火星上到底有没有水判断火星上是否出现过生物,目标二是明确火星气候特征,目标三是进一步掌握火星地质特征,目标四是为人类探索整个宇宙打下基石。同时,人们希望通过研究火星的气候特征、掌握火星的地质特征,从而更好地了解地球,把握地球的现在和未来。
第三关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在南极的古老冻岩中,科学家发现有一种细菌生命非常旺盛;法国科学家曾在太平洋底3000米深处水温高达250℃的热泉口发现多种细菌;在放在月球上两年半的无人探测船“观察家三号”的相机底部,科学家发现了地球上的微生物“缓症链球菌”,这种地球微生物,在几近真空、充满宇宙射线的月球表面生存了两年半时间……科学家还发现,许多细菌的生存无需空气,可以通过分解有机食物获得氧;有的细菌能在沸水中滋生;有的细菌能在0℃以下的环境中生存;有的细菌在不可思议的高压下存活……也许,其他星球上的生命与地球上的生命有很大不同。那么,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呢?
小粗心:我越听越糊涂了!不过,我希望火星上有生命,那样才好玩呢。
小好问:我想肯定是有的,只是和地球上的生命不同罢了。
小灵通:听说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在火星上发现了水呢,水是生命之源,火星上一定有生命了!
【关主释答】
确实,火星上有没有生命至今还是一个谜。“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后,一直在寻找生命的痕迹,根据火星车探测到的岩层以及其他矿石状况的数据分析,可以推测火星上可能存在过液态水,那么就有生物存在和繁衍过的可能。当然,这一切只是推测,如果有一天人类能够真的登陆火星,对火星进行实地考察,那么这个谜就可以彻底解开了。人类到底能在多久后登上火星呢?美国在这方面已率先做了一个计划,准备在2006年送一些老鼠登火星,帮助科学家了解火星环境对哺乳动物身体机能的影响,为人类登陆火星做准备。
【闭关词】
现在,你们明白什么叫“天外有天”了吧!努力吧,说不定你能成为第一批登上火星的宇航员呢,到时候就应该是你们站在这里跟我讲火星见闻了。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