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细胞探秘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钛姑娘回娘家
  • 滑冰等
  • 海底世界
  • 未来的机器人
  • 重生
  • 悔恨
  • 超时空存款
  • 植物园幽灵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科学和艺术的关系<%=id%>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公看明月皆如此。
      而三百年后,苏轼作了《水调歌头》,他写道: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和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关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