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我与《发明与创新》
  • 灵机一动
  • 彩电故障有先兆 等
  • 国外废物综合利用新技术
  • 自动化邮寄中心 等
  • 谁来解开天文蛋之谜
  • 为什么糖密倒出来时呈螺旋状
  • 给我一个机会 还祖国一个奇迹
  • 小炸鱼发明的启示
  • 融我旧识 启我新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我们走在发明创新的道路上<%=id%>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中。我们走在发明创新的道路上,我们与你在一起,我们永远是你真诚的朋友。
      我们上路了,远方在召唤。你见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纸上;你见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我们是观察者,我们是记录者,我们是报道者,我们太想知道有关发明的所有一切。
      我们走近你,再走近你,我们倾听,我们观察,我们张开浑身的每一个毛孔,我们打开自己的每一个器官,我们感受,我们思考,我们记录,我们报道。你的笑脸,你的眼泪,你的焦虑,你的困惑,你的痛苦,都是那么牵动着我们的心,对我们都是那么珍贵。
      我们走在发明创新的道路上,我们捉摸着科学技术的脉搏,我们关注着发明创新的动向,我们赞美机遇,赞美勤奋,我们赞美智慧,赞美奉献,我们赞美成功后的再接再厉,赞美失败后的不屈不挠。我们、赞美新的萌芽,赞美新的开端,那是发明创新事业未来的无限生机。
      我们走在发明创新的道路上,为你鼓劲,为你欢喜,为你分忧。我们走过乡村,走过城镇,走过大都市,我们想要走进你的生活,想要走进你的心灵。我们与你在一起,我们的友情像蜜一样浓稠。
      我们走在发明创新的道路上,这条道路曾经曲折,曾经辉煌。
      我们走在发明创新的道路上;这条道路沐浴阳光,充满希望。
      我们走在发明创新的道路上,我们不寂寞,我们不孤单,只要我们紧紧地抱成一团,我们的力量会大得惊人,让世人注目。创新改变世界迈克尔·曼德尔
      75年不过是历史的一瞬间。然而自 1929年以来,重大创新和科技突破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5年前,没有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没有乘坐喷气式客机的旅行,没有商业电视,没有电脑。很多人死于常规性传染病。美国到欧洲的主要途径是5天的海上航行。说到“无线”,就只能想到放在客厅里木质桌面上的收音机。从那以后,我们对物理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人均寿命大大增加,大部分百姓可望活到 65岁上下或更长。绿色革命使农业改头换面,如今的地球能够养活自1929年数量翻了两番的人口。我们在月球上留下了脚印,创立了因特网,解读了人类的基因组。
      由于这些进步(还有很多其他的进展),工人创造的价值比1929年多得多。在美国,75年来每小时的产量提高了5倍,相当于年均生产率捉高2%。众多其他工业化国家获得的收益亦可等量齐观;发展中国家利用快捷的空中旅行和几乎同步的网上通讯,也切实成为全球经济的组成部分,而这在过去根本是天方夜谭。
      然而,审视创新经济的现状,科技发展进程的不平衡现象非常明显。近段时间,信息处理和卫生医疗的革新远远快于能源、交通以及制造业。在众多工业领域,我们仍在依靠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陈旧科学技术。内燃机是19世纪60年代由德国发明的,托马斯·爱迪生的首座商业发电站建于1882年,今天从铝土矿中提炼铝的生产工艺最早在1886年就已经有了。生活在1929年的人们对今天汽车和加油泵的功能一定非常熟悉,即便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对今天的计算机,他们就闻所未闻了。
      
      万事就绪
      
      一个顺理成章的问题是:在下一个 75年中是否同样会出现那种令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焕然一新的振奋人心和翻天覆地的创新?或者说,前进的步伐是否会放慢并且循序渐进——作为现有科技和产业的进一步完善而非新生事物的不断诞生?简言之,创新经济将走向何方?
      预言科学技术的变革总是有很大风险。但全球经济可能正处在一个与过去 75年无异的创新时代的高潮。各种适当的因素都已具备;科学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乐于对科研、开发和教育投入大量资源,企业的管理层也已对变革的重要性有了认识。
      各行各业,从能源到生物科技,从软件到汽车业,都蕴藏着能够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创新。近几年,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们都在为纳米技术搭桥铺路,这为原子和分子级的工程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在这些小创举(碳纳米管、微型医用探针、新型灯具、太阳能电池)的基础上,最终将导致速度快得多的计算装置。
      有迹象表明,能源科技将要实现巨大的飞跃。高效的燃料电池、颇具进展的太阳能、更安全的核工厂等乐观的前景都证明了这一点。这些进展在不远的将来有望颠覆能源经济的现状,使世界不再如此依赖石油和其他矿物燃料。
      这股新的科技浪潮正在聚敛力量时,恰逢创新进入全球化阶段,这并非巧合。在工业化国家中,1981年民间和政府用于研究与开发的非军用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002年(有统计的最后一年)跃升为2.1%。公开发表的科学研究自1988年以来增长了40%,令全球受益。欧亚很多国家正仿照美国的做法,在高等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为创新输入重要力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作人员。
      
      迫切需要
      
      创新的速度和途径对世界经济前景非常关键。的确,拥有一个创新社会也许比拥有高资本投入率对经济的增长更为重要。自1995年以来,美国国民产值投入商业投资的比率平均只有11.3%,与上:两个十年基本持平,大大低于日本的水平。然而美国的生产率却实现了飞速增长,原因就在于对个人电脑和因特网新科技的迅速应用。
      如果没有科技上的突破,要解决一些迫切的长期问题将很困难。举个例子,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新型能源资源,很难想像应该如何满足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除非医疗生产力显著提高,否则向全世界老龄人口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保障就会成为难题。而只有当医疗保健技术发展到足以降低成本而非增加成本时,上述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如果没有创新型产业,将来就不可能为美国工人创造足够的良好就业机会。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的兴起提醒了我们,一个科技突破能够激活就业市场、创造崭新的职业类别,就像过去的汽车、火车等发明一样。事实前所未有地清晰:美国的繁荣取决于它继续领导全球创新的能力。
      创新未必是类似因特网的科技突破。它可以是平凡的,比如制造业,或是零售业,甚或是一个公司运作过程的调整。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倡导的“精益制造”显示了如何提高装配线生产质量并降低其成本。应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大方盒”式的大型零售商——如1962年开张第一家商店的沃尔玛公司——的出现,引入了高效的物流和紧密联系销售的供应链。这项创举(部分建立在信息科技的有效运用之上)成为美国零售业生产率提高大大快于欧洲的关键原因。最近,电子港湾在线交易的成功运作经验开辟了一条空前的销售渠道。
      
      危机四伏
      
      创新的整个过程远比人们所了解的更脆弱和微妙。它需要一个能为基础研究提供资金、能够鼓励冒险、又有必要的市场规范以识别最佳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的大环境。国际经济史协会主席、科技史专家乔尔·莫基尔说:“创新的道路上什么都是没有把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百条岔路会导致误入歧途。”即便会掀起创新高潮,美国可能仍然无法获得完整的利益。需要避免的潜在危险不一而足。政府对研究和开发的资金投入会因大量财政赤字而减少。如果激烈的价格竞争使创新无利可图,企业研究和开发的力度便会削弱。
      最令人不安的也许就是近期的恐怖袭击,安全防备措施会因此加强,世界范围的军事行动也会因此增多。恐怖主义连同反恐的必要防范措施一起,关闭了本应开放的大门,遏止了思想、货物和人员的自由流通。
      这些阻碍将会是一场灾难,因为全球创新最大的希望在于创新最为滞后的领域实现突破。例如,汽油驱动的内燃机长期以来都是汽车产业的支柱。自1929年起,陆续有不少改进,比如自动变速传动以及燃料喷射式发动机,但大多数机动车辆仍然使用石油产品,尽管它们对对环境有害,并月.需要依靠大量进口。要想摆脱这一技术上的惯性力量,开发新型的动力装置——无论它们是汽油和电力混合的发动机,或是效率更高污染更低的柴油机,或是利用氢能量的汽车——需要处于竞争中的美国、欧洲和亚洲的汽车制造商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未来无法预测
      核能——最伟大的科技进展之一, 20世纪50年代推出时被认为是廉价能源的终极来源——最终归于失败。?0年代中期,核能彰显了价格高和不安全的特点,尽管石油价格昂贵,美国的公用事业依然从1978年起停止建造新的核工厂。
      然而能源科技的疆界终于开始再次向前推进,而这是全球共同努力的结果。太阳能领域的先驱包括日本的夏普公司、英国石油公司,以及名声不大的几家美国公司。风力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在全球展开。而且即使在核能领域也有创新的迹象。中国和南非计划对一种更安全更高效的新型核反应堆进行试验。研究人员正在继续探究核聚变。
      从根本上说,创新就是将可能性的疆界不断往前推进。资本主义的真谛在于它为可持续的创新提供经济刺激。信息革命之后可能继续发生生物技术或是能源或是纳米革命吗?无人知晓。但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有才智的人投身新科技的研究工作——以及一旦获得成功随之而来的财富诱惑——出现一场新技术革命的可能性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大。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