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从古籍中寻找创新灵感
  • 如何把废物变成财富
  • 我对灵感的新认识
  • 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系统思维特性
  • 如何提高创造力
  • 从微小中创造辉煌
  • 试管婴儿之父——张民党
  • 原始创新谁说了算
  • 技术创新也要奥林匹克
  • 我国新药为何花落国外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科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id%>



      这是一个看起来不成问题的问题,我们每天都在遭遇科学,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科学,科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虽然科学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科学却是万万不能的。那么,如果我们追问一下自己,到底科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可能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了,也不是每个人都想过的问题。
      古今一些先哲曾经给出了许多答案,大体说来,主要有三种:其一,科学的目的就是追求真理,这种观点可谓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其二,科学的目的就是合理地解释自然的事物与现象,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有波普尔;其三,科学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借用哲学家劳丹的话说就是,科学本质上就是一种解题活动。
      坦率地讲,第三种理解也是目前最有影响的一种解释,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观点暗含了太多的实用主义的理论旨趣。联想一下我们遭遇的生活现实,不难发现,人们对科学的理解也大多停留在这种解决问题的层面上。这也是科学的社会功能的充分体现,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当所有的人都这样理解科学的目的时,可能就是对科学的一种误解和扼杀了。
      笔者看来,上面所列的对科学目的的理解,构成了三种认识科学的高度。第三种观点显然是最直观,也是最肤浅的认识,因为科学的目的并不只是对于出现问题的解决,否则科学就沦落为一种有用的工具了,而且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己。第二种观点,比第三种观点深入了一步,因为它不仅包含了解决问题的诉求,还包含了与对日常生活无关的自然现象的合理解释。不要小看这种认识的提升,它暗指了科学发展的一种动力,这也是优秀科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但是,这还不是对于科学目的理解的最高境界,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才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永不衰竭的动力。因为即使对事物或现象的合理解释,也是相对容易取得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是一种方法或手段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把真理设为科学的目标,科学才能永远充满*地存在。
      遗憾的是,当今的科学界大多把科学的目的限于第二种和第三种目标,认为真理过于玄奥,也没有一种定论,只能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乌托邦,所以无形中就放弃了真理的目标。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这当然不算错。但是,正是这种定位,已经把人类最初源于强烈好奇心的驱使而催生的科学的目标降低了。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理解日渐成为当前的普遍共识。这种认识在思想文化上造成的后果就是,出现哲学家胡塞尔所谓的“欧洲科学的危机”,因为这种科学观,排除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无限与本原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意义等形而上学问题的关注,造成了科学日益出现短视的现象,这与人类理性的目标是严重相背的,人类的理性本质上要求对未知充满好奇,正是在对真理的无限追求中,为人类提供诸多的前所未知的领域,而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只能是科学发展的一个实践层面的展示而己,但决不是科学的最终目标。
      再者,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造成了科技政策制定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把有限的科技资源的绝大部分投入到一些实用科技的发展上,致使基础研究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引导下,出现严重萎缩的迹象,无形中使科学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笔者手头的一份资料显示,2000年 R&D经费总支出为896亿元(首次R&D/GDP超过1%),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为46.7亿元,占5.2%,其余的都是投入在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从这组数字可以约略反映出我国目前对科学的认识取向。在60年前,美国科技政策专家布什已经看到了这种危险,所以在他的那份著名的报告《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中,特别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这也是美国科学中心历经百年不衰的原因所在。
      综上,笔者认为,作为人类理性最高成就体现的科学,在目标的设定上必须要保持一种思想的高度,把对真理的追求作科学的永恒理想,才能为人类的文化进步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也才能为创新提供恒久的动力。也许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提升人类的想象力,避免世俗的功利主义思潮对科学的侵蚀,从而为人类对自身的超越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性。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