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利用声波预报地震
  • 节能汽车异军突起
  • 美科学家发明液体纤芯波导管
  • 从聚龙崛起看专利战略
  • 卡拉OK之父为何没成巨富
  • 关于空间与时间(二)
  • 对相对论时空理论的再思考
  • 关于相对性原理
  • 科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 中国科技呼唤竞争优胜体制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怎样培养创新好奇心<%=id%>



      好奇心是人本能的第一心理冲动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素质的首要素质。创新好奇心是创新人才的天性,是创新人才的第一心理冲动力,是创新人才创新个性心理素质的首要素质。认识创新好奇心与好奇心的区别,把握创新好奇心及其创新个性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好奇心的含义、构成和特点
      
      创新好奇心由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体验未知的好奇心、探险未知的好奇心和揭示未知的好奇心构成。
      1.探索未知的强烈愿望。
      创新好奇心是创新人才的本性。创新人才的创新好奇心首先表现出具有探索未知的强烈愿望。
      创新好奇心被激发出来,象稚嫩的幼苗一样,要有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它“自由生长”,同时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让创新好奇心有阳光沐浴和雨露滋润,健康发展,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外在环境形成的和谐环境,才能使创新好奇心不断地得到健康的发展,从而展示出探索未知的强烈愿望。否则,创新好奇心就会被泯灭。
      2.体验未知的强烈愿望。
      创新好奇心的进一步发展,是把探究未知的强烈愿望变成体验未知的强烈愿望。这具体表现出创新者想看、想摸;想玩、想试;想拆装等体验未知的强烈愿望。一个人一生会萌发许多的好奇心,但是真正地从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发展为体验未知的好奇心并不会很多,这往往只有在创新人才的创新好奇心产生阶段性飞跃时才会有这种必然结果。
      3.探险未知的强烈愿望。
      创新人才的创新好奇心更进一步发展,就是从体验未知的强烈愿望发展到探索未知的强烈愿望。这主要表现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越是艰险越向前”、“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等探索未知的强烈愿望。原子能时代的开拓者之一居里夫人就具有探索未知的强烈愿望。
      4.揭示未知的强烈愿望
      居里夫人坚信原子的存在性,坚信原子是可分的,揭示未知新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强烈愿望支配着她。居里夫人从柏克勒尔射线出发研究铀的放射性,观察到铀盐自发地射出一种性质不明的射线,认定“这种不可理解的辐射是一种原子的特性”,于是马上转向探求这种未知物质,力图揭示出这种未知物质的本质。居里夫人越探险铀射线越觉得不寻常,越想去揭示出未知物质的性质。居里夫人探险未知和揭示未知的创新好奇心在科技创新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二、创新好奇心的作用
      
      1.激发探索未知的原动力。
      从科技创新史上看,只有一小部分科学成果是出自对某些专题的有计划的攻关,而大部分是创新人才出于创新好奇心去探索未知问题而获得的创新成果。
      一般的好奇心是了解未知的愿望,而创新的好奇心是理解和追求的强烈愿望。只有理解未知的强烈愿望产生的创新好奇心,才会对广泛共知而又被忽视韵未知事物产生强烈的进行深入探究的第一心理动力。比如说,物理学的突破就发生在广泛共知的时间和空间问题上。而爱因斯坦不仅能理解常人所了解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想理解时间和空间问题的强烈愿望激发出他的创新,去探索解决始终缠绕在他心头的时间和空间问题。
      2.提出新的问题。
      怎样打开想象力的大门?这要从好奇和多问开始。好奇和多问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辅相成的。创新好奇心是新异事物激发的结果。它促使人们不仅要了解新异事物,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新异事物。对探索的未知事物从了解到理解的过程,必然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变化”、“为什么变化”,如此等等。一个创新好奇心强烈的人,是一个大胆质疑的人,一个怀疑的人,一个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人,也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一个人只有富有创新的好奇心,敢于大胆地怀疑,善于提出系列问题,’并不断地探索和不断地解决问题,才能有突破,才能有创新。
      3.引导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创新好奇心是确立创新方向和创新目标最好的引导者。这是因为:第一,创新好奇心有助于提出系列的问题;第二,创新好奇心有助于引导探索未知问题;第三,创新好奇心有助于引导解决未知问题;第四,探索和解决未知问题就是找到了创新方向和创新目标,而这正是创新好奇心作用的表现。爱因斯坦以他自己的创新实践阐述了创新好奇心在确立创新方向和创新目标中的作用。爱因斯坦指出:“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模糊不清的。”
      
      三、培养创新好奇心的方法
      
      创新好奇心是创新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好奇心。
      1.善于运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好奇心。
      童年的家庭教育和经历对一个人能否保持可贵的好奇心,并把好奇心引向科学探索道路往往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4岁时,他的父亲给他一个罗盘球,罗盘上游动的指针总是指向确定的方向,把爱因斯坦引向了探索物理学的道路。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一位老师,对音乐和小提琴有良好的素养。她在爱因斯坦童年时代教他拉小提琴,激发他对音乐和小提琴的好奇心,爱因斯坦6岁时就可以独自操琴表演。科学探究之余,爱因斯坦还和专业音乐家同台表演。当时德国有的媒体报导爱因斯坦“不是一位物理学家,而是一位音乐家”。爱因斯坦认识到,音乐不仅能淘冶人的情操,而且能激发人的好奇心,保持探索者探索未知的强烈愿望,促进开发创新活力。从爱因斯坦对罗盘的好奇心引向对物理学的伟大探索和对小提琴的好奇心引向对音乐的不懈探索,说明了家庭的良好教育方法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
      《美国科学家》杂志曾向75名科学家提问,了解他们成为科学家的原因是什么。耶鲁大学教授尼尔·米勒说:“他的父亲用各种办法激发他对大自然和科学的好奇心。”田纳大学医学教授马拉克·科特布说:“父亲用小球和积木教我行星的知识,用壶中沸腾的开水向我解释雨的形成……童年的经历给我留下了终生的印象。”
      2.善于运用从了解未知到理解未知的认知教育方法,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好奇心。
      创新和保持创新好奇心的关键,是在学校的认知教育过程中善于运用从了解未知到理解未知的认知教育方法。一般说来,家庭父母的良好教育方法能激发孩子了解未知的欲望,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但是告诉孩子们的仅仅“是什么”。也许有时告诉的是一些非科学的知识,如用神学的观点解释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等,这便不能激起孩子对科学的探索和追求。后天的学习,特别是学校的良好教育方法,能激发成长中的青少年理解未知的欲望,使他们形成对某一问题或某一未知领域广泛、持久、深入的创新好奇心。
      比如说,数论上没有解决的三大难题之一——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激发了陈景润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陈景润正是从了解哥德巴赫猜想到理解哥德巴赫猜想,写出一篇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并把论文交给了教过他的李文清老师。李文清又将这篇论文转交给华罗庚。华罗庚看了这篇论文感到十分高兴,认为发现了新秀人才。在他的推荐下,全国数学学会特邀陈景润参加1956年全国数学论文宣读大会,并宣读了该论文。在华罗庚的建议下,1957年9月,陈景润来到了北大,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向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进军,终于摘取了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桂冠!
      3.善于运用认知新事物的学习考察法,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好奇心。
      欧洲有一种良好的文化传统,即善于运用认知新事物的学习考察法或参观法,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好奇心。提出“场”概念的创新大师法拉第就接受了这种文化传统的陶冶。1813年10月30日,法拉第随戴维从伦敦出发前往欧洲大陆参观考察,他在罗马参观了物理学家莫里奇尼的紫色光磁化钢针实验。虽然这个实验没有成功,但是对法拉第的影响很大,激发了他的创新好奇心:光与磁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吗?他在米兰还见到了年迈的科学家伏打,这是他终生铭记心中的一件大事。因为法拉第亲自见到了伏打当时正在进行的闪电模拟实验。这使法拉第进一步保持和发展了他的创新好奇心,悟出了科学与自然之间联系的巨大力量。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理解,化为他进行矢志探索的强烈愿望,培养了他的创新好奇心。他向着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展翅高飞,终于提出“场”的知识创新概念。
      在今天,由于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得学习考察更为方便。参观高科技园区,参观科技创新展览成果,参观名胜古迹,都有助于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好奇心。
      4.把握创新好奇心的发展机制法,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好奇心。
      关于有序创新好奇心的四大特点,实质上就是创新好奇心的发展机制。从探索未知的强烈愿望到体验未知的强烈愿望、探险未知的强烈愿望和揭示未知的强烈愿望,这就是创新好奇心的发展机制。自觉地认识和把握创新好奇心的发展机制,有助于保持和不断地发展创新人才的创新好奇心。如果对创新好奇心的发展机制缺乏自觉性认识,就会陷入盲目之中,会妨碍好奇心的保持和发展。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