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4年6月30日《武汉晨报》以《采药爱好者山林中挖出“稀罕物”老中医称此物叫“土肉”世上罕见》为题报道: 6月9日湖北省孝昌县采药爱好者娄吉安在广水武胜关山林中采中药材时,挖出了一块巴掌大的“稀罕物”,不是动物,但手感和肉一样;不是植物,却长在土里。这块肉饼状的“肉坨”厚约8厘米,直径约 20厘米,重约一公斤。外部颜色灰褐,里边白色。将它养在冰糖水的罐子里,随后罐子中充满了醋酸味。亲友们饮用“肉坨:盛过的罐里的水,无不良反应。娄吉安说,他从16岁就随叔叔上山采集中药材,30多年来,多次去过一些名山大川采集人参、何首乌等名贵药材,但采集到“肉坨”还是头一次。经孝昌中医院老中医萧医师鉴定后称,这就是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上所载的“土肉”,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太岁”。它生于土壤中,生命力极强,既有原生动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世上罕见。此物鉴定需要动物、植物、菌类等领域专家共同参与,难度很大。?月5日该报又作了追踪报告:7月4日娄吉安携其挖出的“稀罕物”来汉,请有关专家鉴定。据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植物分类学高级工程师赵子恩鉴定,断定“这不是植物”。赵子恩指出:该物在地底挖出,却无根茎叶蔓;现在保存在冰糖水里,还能每天分泌出大量微生物,这都证明它不是植物。以常理推论,此物应属于罕见菌类。对于民间有人认为此物就是传说中的“太岁”(也叫“土肉”)的意见,赵子恩认为不排除这一说法的正确性。但他又强调,这种说法还停留在李时珍时代的知识水准,科学进步到今天,应该有更科学严谨的研究结果。不过武汉目前尚无真菌研究的专门机构,难下定论。无奈娄吉安只好携带“肉坨”返回孝昌。
在此之前,1986年12月7日 《文汇报》,1993年第14期《嘹望》,1993年12月4日南京《周末》、1994年4月8日《北京晚报》也有过类似发现的报道。
笔者认为,这些“肉坨”的特征实际上与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地下肉芝(即“太岁”)奇闻异事记载完全相同。兰州大学真菌专家顾龙云曾对在甘肃永登发现的“肉坨”正式命名为“太岁菌”。
关于“太岁”传说和发现,在我国古籍中记载甚多,但大多披上一层神秘怪异色彩。战国后期思想家、兰陵令荀况著《荀子。儒效》中就有提及,但最为详细的记载则见于唐代文学家、官居太常少卿段成式著《酉阳杂俎》;“何信叔……率僮仆掘之,深文余r得肉块,如盆盎大,家人大骇,亟命埋之。信叔寻以病亡,妻及家属十余人继殁,识者谓肉块太岁也。”地下“肉块”,即“地下肉芝”(即修肉、聚肉、视肉、土肉),旧时民间相传“地下肉芝”是值岁的凶神太岁的化身。因此将“地下肉芝”称之为“太岁”。但在唐宋时期有不少有识之士对汉代王充《论衡》中“太岁”凶兆之说提出了质疑。其中与段成式同时期的唐代著名文学家、官居尚书左丞的张读首先提出挑战。他在《宣室志·地下肉芝》中用记实手法并加以艺术渲染。“古时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有一姓萧的隐士,‘因治园屋,发地得物,状类人手,肥而且润,色微红’。隐士得之而惊曰:‘岂非祸之芽!且吾闻太岁所在,不可兴土木。脱有犯者,当有修肉出其下,固不祥也。今果有,奈何?然吾闻,得肉食之,或可以免’。于是烹面食,味甚美,食之尽,从此后;隐士听视明,力愈壮,貌愈少,‘发之秃者,尽鬓(鬓:2h6n头发稠密而黑)然而长矣;齿之堕者,亦骈然而生矣’。隐士心中暗自庆幸,不敢向人诉说。后来有个道士遇见他,惊曰:‘先生尝得饵仙药乎?何神气清晤如是?’”云云。张读所写的轶闻故事虽不可全信其如此神奇,但“太岁”(即“地下肉芝”)并非凶神的化身,它是如同灵芝一样,确有延年益寿的药用价值显然是毋庸置疑的。宋代戴孚撰《广异记》借题发挥向“太岁”兆凶论提出尖锐的抨击;“晁良正性刚不怖鬼,每年常掘太岁地。后又掘。忽见一肉物,良正打之三百,送于河。其夜,使人视之。三更后车马甚众,来至肉所。问太岁兄何故受辱,不仇报之。太岁云:“彼正荣盛,无奈之何!’明失所在。”这样看来,“太岁”亦怕“性刚不怖鬼”之人,晁良正敢鞭打“太岁”三百,岂不是太岁头上亦可动土。
唐、宋时期有识之士张读、曾惦他们就不相信“太岁”是什么灾祸凶兆,故通过“地下肉芝”奇闻轶事来嘲弄“太岁”神。从古代兰陵萧隐士将“太岁”烹食之,晁良正将“太岁”鞭打三百,到今日陕西周至村民杜战盟、河北究县村民刘寿安将“太岁”菌烹熟食之,均安全无恙,无不可以确证,发掘到“太岁”菌与旧时传说中凶兆灾祸无关。而从众多专家对上述“不明生物体”的研究与测定,这种就是世上罕见的珍奇粘菌复合体,亦就是我国古代典籍中所称“太岁”的“地下肉芝”,这种珍奇罕见的粘菌复合体“太岁”菌,虽不大可能像唐代张读笔下萧隐士食后有“返老还童”的神奇,但却披露了它确有延年益寿的药用功效,这点是值得今人重视的。鉴于“太岁”真菌的多次被发现,已成为颇值得专家们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科研课题,对“太岁”菌这罕见的粘菌复合体进行深入细致研究与分析,得出更科学更严谨的药用价值成果的结论,可以填补对粘菌研究领域里的世界空白,进而造福于人类健康。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