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由于-原因,干细胞治疗的前景被夸大了”,他直言,近些年内干细胞不太可能有太大用途。“但科学家们的大话将来一旦落空,人们的失望情绪高涨,必将会遭遇社会激烈的对抗性反应,尤其生命保护团体,他们会抓住机会猛烈抨击”。
温斯顿称,他迫切希望科学家们不要“过分强调”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当描述科学突破时,应该使用更加中性的语言。“我们真的是倾向于炒热科学的某些领域”。
反对派:给患者以幻想空间
但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斯蒂芬·明格教授(曾培育出英国首个胚胎干细胞系)却回应说,这个领域确实存在夸大宣传,但承担责任的不应该是科学家们,“我们没有人声称干细胞疗法明天立即就能应用到医疗中”。所以,我认为,“一切都是由大肆宣传造成的”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
明格指出,比如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阿尔茨海默氏症其实并非应用干细胞疗法的“有前景的候选者”,但科学家并没有宣布干细胞疗法定能攻克这种顽疾,都是美国那些受到南希(已故总统里根的夫人)鼓动的政客才极力支持。
“这的确只是一个新生的研究领域,我想公众是理解这一点的,温斯顿反应过度了。每个星期,我平均都会接到十个电话,他们都是已经绝望的病患,而我想对他们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夸大干细胞疗法的前景,哪怕让这些人怀抱一种虚假的幻想”。
国内专家:科学家只需踏实做研究
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凌松就这一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干细胞研究确实是大有前途,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科学家们说干细胞疗法“有望”治疗某种疾病,这并没有夸大,没有希望的事情谁都不会去做。 干细胞被誉为“万能细胞”,具有分化-类各种组织细胞的潜力,正是因此人们才对它寄予厚望。
他本人十分赞同明格教授的说法,如果真有言过其实的话,承担责任的也不应该是科学家们,科学家的任务是严谨、认真地做研究。而媒体在报道时选择一些“鼓舞患者心”的词语、医生面对病患时尽量给他们以希望,这些也都没有绝对的对或错,除非有人抱着其他目的大肆渲染,那另当别论。
李凌松说,目前,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干细胞研究都有一套严格的准入制度来协调管理,这样一方面杜绝了不规范的干细胞临床滥用现象,另一方面也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了干细胞研究,因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而我国在这方面显然还没有经验,地方上的医院等技术不成熟却盲目上马研究干细胞,正规的研究机构却因为种种原因进展迟缓。中国应尽快在这方面设立自己的相关准入制度,应该本着促进、协调的原则来推动干细胞研究。
链接:干细胞的功用
威斯康星大学詹姆斯·托马斯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97年首次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反堕胎主义者当时极力反对医学领域应用这种细胞,因为提取胚胎干细胞就意味着要破坏人类胚胎。
胚胎干细胞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验室模型,来研究细胞生物学以及包括癌症在内的一些疾病的演变模式。另外一个潜在的应用是治疗性克隆,这需要利用患者本身来克隆一个胚胎,然后提取胚胎干细胞进行治疗。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