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遮天蔽日,前苏联1971年发射的“火星-3”号在火星软着陆后,由于遇上了尘暴,着陆器上的仪器仅工作了20秒钟。此外,近火星空间流星四溅。美国的“水手-4”号在两天内记录到了83次微流星碰撞,这些碰撞改变了探测器的姿态,导致了任务的失败。前苏联的“火星-1”号在近火星空间每2分钟就记录到一次微流星碰撞。火星表面的宇宙辐射强度也比地球高上百倍,这些对许多仪器设备都是严峻的考验,因此登陆火星非常艰难。
尽管如此,人们依然不屈不挠,顽强地向火星发起一次次冲击,以期开拓人类的“第二家园”。据央视报道,日前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员设计出了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这个探测器名叫“火星探路者”,它是以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漫游者”号为原型设计的。它有6个轮子,轮子之间是独立驱动的,每个轮子中都有两个发动机,而这些轮子和车身之间只有一个轴连接。这样的构造,使它能够轻松应付火星表面复杂的地形环境。在它的机身和6个轮子的空隙里还隐藏着一只机械臂,当遇到矿石目标时,机械臂可以把矿石砸成粉末,并把分析数据传回地面。这个探测器还有一个安置在它身上的探测头,可以利用这个探测头来观测所有现场情况,并把这些数据传回地面实时分析。科研人员说,目前这个探测器还只是个经过简化了的设备,他们正在对它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未来将会设计出更成熟的火星探测器。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