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急性冠心病防治要避开三个误区
  • 微波食品有害缺乏有力证据
  • 路甬祥谈构建科技创新体制
  • 科学家要避免误导公众和政府
  • 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
  • 全球变暖比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可怕
  • 饮食混乱症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
  • 卫生巾过敏非小事
  • 俄罗斯专家认为应慎用抗生素
  • 公共场所SARS感染机率较低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藻毒害人不可等闲视之

    精确、实用、快速地检查各种水体中藻类是否有毒、食品中MC浓度的检测方法。

      被污染水体对人类的“报复”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质量与生命健康休戚相关。俞顺章教授认为:20世纪人类控制了水传霍乱伤寒后,饮水中藻类污染将成为21世纪主要卫生问题之一。

      淡水中的“绿潮”与海水中的“赤潮”,被称为是水环境受到污染的两大“祸害”。水中藻类污染因何而起?

      人口的快速增长、农业的超常规发展,加上对环保问题认识的滞后,在相当长时间内,大量未经处理的农药农肥、人禽畜粪便直排水中,使水中氮含量猛增;同时,含磷洗衣粉源源不断排入水体,犹如给庄稼施肥一样,水中氮磷含量的超多,形成水体富营养化。遇到夏季摄氏30度的水温、充足的阳光,蓝藻等得到呈数量级疯长的最佳条件,水面便会在很短时间里出现大片“绿潮”,其中的MC毒杀鱼虾禽畜甚至人类。

      据调查,我国从黄河流域开始,各地约有70%的湖泊沟塘均已频繁发生“绿潮”,其中50%“绿潮”中含有淡水水体中危害最大的MC。

      防藻毒须从源头抓起

      经多年研究,俞顺章课题组给出了防范藻毒作祟的良策:

      蓝藻多发生于闭锁水系,应通过水利工程(或充分利用已有的水利工程),设法使静止的湖泊活起来、动起来。如太湖,可引长江活水,激活太湖水,此可谓“流水不腐”,让蓝藻找不到疯长的“温床”。水污染管理要从源头抓起,禽畜粪便、生活污水等应经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严格控制水中氮、磷含量,遏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不良趋势。

      为避免“病从口入”,应管好饮用水源。以河、湖水为主要饮用水的地区,应改喝井水、自来水。有人认为用煮沸的河水、湖水泡茶很安全,这是个认识误区,因为MC耐热,其毒素不易被沸水、茶水“分化瓦解”,而可被活性碳吸收,故宜提倡推广家用活性碳净水器。但得注意,使用净水器也有讲究,要做到每年夏初和夏末都换一次内胆,用毕要放尽残水,还要避免阳光直射,这样,能有效防止MC进入人体。

      慎食藻类保健品。有些无毒藻类虽含有一定的营养,但研究人员已从此类保健品中测到MC含量偏高。

      专家对城市居民饮用水箱水深表忧虑,尤其在夏天,水箱若清洗不到位,MC便会“虎视眈眈”,伺机发难。

      专家认为,须加强全民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这将是攻克MC的根本之策。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