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急性冠心病防治要避开三个误区
  • 微波食品有害缺乏有力证据
  • 路甬祥谈构建科技创新体制
  • 科学家要避免误导公众和政府
  • 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
  • 全球变暖比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可怕
  • 饮食混乱症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
  • 藻毒害人不可等闲视之
  • 洪水后注意防治肠道及虫媒传染病
  • 专家提示:生活噪声很伤心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用科学的方式生活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人文社科系主任项扬教授就生活方式是否需要科学谈了自己的看法。

      研究表明,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环境、生物遗传和医疗保健服务,其中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占50%,环境占20%,生物遗传占20%,医疗保健服务占10%。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有多大。经历了非典这段非常时期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提高科学素养,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项扬说,经历了一场活生生的健康危机后,我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的确发生了不少变化,大家对穿住行有了新的要求,对公共卫生也更关注,特别是对社区卫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讲,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习惯必须改变。SARS疫情告诉我们,只有搞好了社区大家的公共卫生,才有个人小家的健康快乐。上海几年前对市民提出了“七不”要求,但还是有不少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这些公认的陋习为什么改不掉?归根到底还是与人们的科学素养和社会公德意识有关。有人奇怪,这次非典蔓延,作为邻国,而且流动交往也非常多的日本、韩国,为何被传染的人很少,这中间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当地的民众对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都非常重视的。人们很难想象,有谁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随地吐痰,然后又可以若无其事地离去。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有法治重罚的因素,但恐怕更重要的还是讲究卫生已经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