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微生物产物是研制新药的丰富资源
  • 油炸食品是致癌食品吗?
  • 专家披露我国航天员选训情况 并指中国人有优势
  • 人类应该走向性健康
  • 让传统药物走出怪圈
  • 儿童长伴书桌有害健康
  • 不是月亮惹的祸(图)
  • 专家呼吁重视高端计算领域
  • 诺贝尔奖获得者:电脑将来可能取代人脑
  • 科学家欧阳自远谈中国探月行动(上)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邹承鲁归纳科学工作中七大违规行为

    国内有些人剽窃了他人成果却能升官发财,依旧春风得意。其实,我们只要经过仔细核查,是完全可以查处到这些人的。

      五是一稿两投甚至多投。国际上惯例是一篇研究论文绝对不允许同时投往不同刊物。把同样内容的一篇论文略为改头换面又作为新的论文去投稿,或者把相同的一套数据采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变成多篇论文去发表,都是变相的一稿两投。另一种情况则是把中文发表的论文再翻译成英文去发表。国际上一些知名刊物在投稿须知中明确指明不接受已经用任何文字投往其它刊物的论文。

      六是强行在自己并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对一篇科学研究论文署名,表明此人对论文作出了贡献,即对这篇论文从选题、实验设计和实施,到得到科学结论的全过程都有所了解。有人利用手中的职权“搭车”,是一种典型的不劳而获的行为。

      七是为商业广告作不符合实际的宣传。在广告中经常听到“中国X X学会推荐”等语言,邹承鲁院士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邹承鲁院士还就中国科研工作者应该如何对待错误的科研结果和结论、科研成果的评价与宣传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邹承鲁院士说,科学家也会犯错误,对待错误的结果和结论,“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尽快改正错误”。犯了错误之后置之不理、或者根本不承认自己的结果是错误的,让错误的结果继续被人引用,在文献中不断流传,只能损害作者的科学声誉。

      据科技日报报道,邹承鲁院士坦陈,中国科技界的浮躁之风仍存在很多问题,彻底解决是非常困难的。而最关键是要增加透明度,不要捂“盖子”。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