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863专家组组长披露我国IT业发展目标
  • 专家指出:大气是地球最脆弱的环节
  • 权威专家称沙尘暴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现象
  • 专家点评四大赝科学广告
  • 王选教授的十个梦想
  • 专家提醒:睡眠要走出三个误区
  • 专家谈科普:学术味要淡下去 平民味要浓起来
  • 杨立铭院士谈冷核聚变
  • 何祚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出路在哪
  • 科学家呼吁重视环境激素混合物的危险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神舟三号整装待发

    时的状态究竟保不保险。在发射载人飞船上,我们对可靠性的要求是很高的,而且这样的可靠性并不是“算”出来的,是需要通过充分的实验来证明的。作为技术人员来讲,到底什么时候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证宇航员安全上天并安全返回。

      问:和“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相比,将要升空的“神舟三号”在性能和任务上有什么不同? 

      庄逢甘:“神舟一号”上天时并没有装上完整的系统,只有一些主要的系统,“二号”比“一号”多了一些,现在的三号又比二号多了一些,装上了模拟人的设备,比如说宇航员的生命保障系统,这套系统很复杂,造价很昂贵。“神舟三号”上天后,将执行一些具体的空间探测和空间试验的任务,其与生命保障系统、安全返回系统相对独立的轨道舱将在发射完后留在轨道上继续工作约半年时间。另外,这次发射本身还要带一个卫星上去,这是和“神舟一号”、“神舟二号”不一样的地方。 

    让猴子坐飞船,一旦松开绳子东摸摸西摸摸肯定会闯祸 

      问:为什么我们国家在进行无人飞船的试验时不像别的国家那样,把一些灵长类的动物比如猴子什么的带上太空呢? 

      庄逢甘:我的看法是用不着带这些动物。现在我们国家做模拟人是比较简单的,不像几十年前还存在技术难题。而且我们测血压也不是测真的血压而是模拟血压,这些都可以通过送模拟人上去完成。如果真的装个猴子上去,除非把它捆严实了不让它动,否则它一旦松开绳子,东看看西摸摸的肯定会闯祸。换一个角度讲,我们要保障人的安全,同样也要保护动物的安全,要不动物保护组织就会抗议了。 

    载人飞船今年肯定发射不了 

      问:日本《读卖新闻》去年曾经报道说我国将于2002年下半年实现载人飞船上天,这几天也有相关人士透露,我国载人飞船将有望在明年升空,这个消息是准确的吗? 

      庄逢甘:还是那句话,我们首先要确保载人飞船的状态,保证宇航员的安全,多试飞成功几次后再上人,早一些晚一些并不重要。当初在成功发射完“神舟一号”时就有人说,赶紧趁着这股劲儿把载人飞船一起送上天吧,我们肯定是不能这么做的。日本媒体所说的情况今年肯定无法实现,条件好的话,工作进行顺利的话,我们有可能会在今年再打一个无人飞船上去,但是也是试验性的。从原则上来讲,载人飞船的技术问题我们全都掌握了,但是,一辆刚出厂的汽车都有可能在路上突然抛锚,要是等飞船抛锚了再去解决的话,问题就太大了。 

      问:我国早在1965年就成功地进行了宇宙生物实验,把大白鼠、小白鼠、果蝇和12只生物试管送上了天,虽然比前苏联晚了16年,但是差距并不太大。然而在载人飞船的计划上,假设我们国家能够在明年实现上天,比起1961年加加林的上天也晚了整整41年,这样的差距是怎样造成的? 

      庄逢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会儿,正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航天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从-上讲,我们首先不会像美苏那样搞太空竞赛,从经济上讲,我们国家那时受综合国力、工业基础以及研制队伍等多方面的限制,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经费来支持和发展航天事业,因此最后决定不搞载人计划,而是先运用好地球的资源,发展应用卫星,从那时起,我国的航天事业便转向了资源、气象、通信及返回式卫星的研制,所以1970年的时候我们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就上天了。即便如此,我们国家的应用卫星还是经过了至少十年的试验阶段,其中也有打丢了的,但现在应用卫星的技术已经成熟了,比如说2000年3月2日正式交付巴西使用的资源卫星,原定到2002年3月2日就到期了,但现在的工作状态依然很好,正在超期服役。 

    我们可以让飞船收集太阳能送回地球 

      问:载人航天飞船上天以后,我们将开展哪些工作呢?这些工作离老百姓有多远? 

      庄逢甘:载人飞船上天后主要还是开展轨道舱内的实验工作,开展的实验应用目标是非常清楚的,具体实验项目大部分由中国科学院来管,比如测量一下地球的资源环境、探索太空资源,其中太空资源指的是微重力、太阳能等。这些实验表面上看和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这些实验的结果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比如我们都知道,物体在地球上的重量是受地球引力的作用,高空因为远离地球,重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合成特殊的材料,比如两个比重差异很大的材料的合成,在地球上很难圆满完成,因为比重大的材料融化后若要跟另外一种材料合成,比重大的往往总是在下面,轻的在上面,而在太空就没有这个问题,可以搞得很均匀,现在药学上的很多实验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等到我们上了太空,这样的实验都可以在太空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肯定会发展得更快一些。再比如说开发太阳能,太阳的能量经过地球大气的过滤后损失了不少,如果在太空上建立太阳能电站就大不一样,我们可以把太阳能收集起来并改变成微波后发送回地球,比起直接在地球上收集的肯定多得多,而真正实现后对人类的能源使用上也会起到不小的作用。 

    意料之外的事是机器人干不了的 

      问:美国目前正在研制“航天母舰”,计划将其布置在离地面35888公里的太空同步轨道上,上面可装载近百名航天军,您是怎样看待这个计划的? 

      庄逢甘:可以设想,但是就像小布什搞的导弹防御计划一样,未必可以实现。再者说了,在那么高的地方放那么多人干什么?就算上去了想下来时还麻烦,就算现在最大的宇宙飞船一次也只能装3个人,要把他们运下来还不得往返几十次? 

      问:美国科学家不久前宣布了一个研究成果,说目前太空中由宇航员进行的太空实验其实并不需要人去,有这样的说法吗? 

      庄逢甘: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存在争议的。我们知道,任何机器都代替不了人的思维和工作,机器人并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而是按照人事先设计的程序去动的,人类将设想到的航天器在天上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信息都存在机器人里面,把可能发生故障的配件都准备好,并编好程序,这样机器人按照原先设置的程序或许能自己判断并维修,但这一切都比不上人本身,如果出现事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时只有人才可以解决,意料之外的事机器人是干不了的,而航天器上的很多问题都是不可预料的,我倒是并不赞成他们的说法。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