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刚刚在瑞典领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学者野依良治,来到上海,就“手性催化氢化课题”进行研讨与交流,并接受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颁发的荣誉教授聘书。
63岁的野依先生,被问得最多的是:你有没有想到过要得诺贝尔奖?得奖的心情如何?他的回答耐人寻味:“获得诺贝尔奖是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努力的目标。获奖是偶然的,但获奖的社会效果如此之大,却让人大吃一惊。”
关于他为什么能获奖,野依的好朋友在贺信里有过这样的评价:你有像美洲虎一样锐利的眼光,能够很好地抓住目标;你有非常努力的坚持不断的工作精神,又有大胆而又细心的设计。
眼光锐利、不懈努力,可以说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一个共同特点。
手性催化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几十年里,发现这一个反应方法,光申请专利就达144项。“手性”,意即手征性,是指化合物分子或者分子中某些基团的构型,可以排列成像左手和右手不能重叠的那样两种形态。大部分的人工合成药物,通常都是“左手和右手各占一半”。在人体内起作用的也许仅是其中的一半,而另一半少有或没有药理活性,甚至还有强毒副作用。
药物的这种毒副作用,让科学家绞尽脑汁。为了兴利除弊,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