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谁对克隆人负责——伦理学教授邱仁宗访谈录
  • 中科院院士陈竺解析生物芯片
  • 你的大脑开发得怎么样
  • 我戳穿了皇帝的新装
  • 中国院士点破隐形飞机
  • 电磁辐射究竟有多可怕
  • 标签,会使转基因食品无味
  • 专家建议慎饮功能饮料
  • 警惕高科技蒙人
  • 科学家关注北极四大理由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了吗

    师不会设计你的房子,但他的工作影响住在这城里的每一个人。他决定了你早晨上班是乘公交车还是乘地铁,你住的小区有怎样的环境等。

      因此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城市规划怎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公众的利益?

      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并不重视规划,同济大学城规系的发展史可以印证这一点。1956年,同济大学设立规划专业,按时间排世界第四,但此后很长时间内并无大的发展,规划渐渐成了“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最终还不是领导一句话”。社会发展到今天,规划要想摆脱“工具”的尴尬境地,公众的参与必不可少。

    城市规划仅有展示馆成吗

      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为了装点城市,它的经济学意义超过了美学意义。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难度却是很大。每个人,每个社区的利益都融了进去,公众参与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找到一个公平分配利益的方法。如果没有高效的制度做保障,一场全城参加的大讨论会招致马拉松式的灾难。

      在众多欧美发达国家里,公众参与早已成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法定环节。以英国为例,一项新的规划在审批前,需要公开展示60天,任何人都可以向规划制定部门提意见。即使审批通过,还会有一个公布期。公布期内,有重大的意见规划同样可能被修改。美国也有类似的听证会制度。

      我国在公众参与规划方面只能说刚刚迈了一小步,大部分的规划还是从上而下制定的。上海在这方面做的工作较多,许多规划编制时进行了民意调查和访谈,并且建造了规划展示馆。但即便如此,公众的参与仍然是低水平的。首先,被调查者或访谈者多数是专家学者,代表的普遍性不足。其次,规划展览馆的观赏意义和教育意义浓厚。规划展示更重要的意义应该是向公众讲解规划背后的构思,让公众深刻理解规划,进而提出问题。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