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21世纪隧道及地下工程如何发展
  • 理化所为抗菌材料应用研究作贡献
  • 国内科学家发现固体内存在流动的液体
  • 美国推出改性PE和PVC的新技术
  • 军用发动机用新型陶瓷纤维复合材料
  • 吉石化一催化剂获国家专利
  • 我国制成环保海洋防污漆
  • 纳米分子薄膜设计的新页
  • 英研制出超强力抗菌涂料
  • 芬兰用废玻璃加工新型建材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九江长江大桥 全方位采用先进技术<%=id%>

        2002年9月26日,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公铁两用现代大桥――钱塘江大桥通车65周年纪念日。以茅以升为代表的我国桥梁工程的先驱们建造的钱塘江大桥开创了我国桥梁工程建设史上的新纪元。自钱塘江大桥起,我国江河上陆续建设了一座座现代大桥。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展示我国桥梁工程建设的辉煌成就,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桥梁委员会与光明日报总编室联合开辟“当代中国杰出桥梁巡礼”专栏,首批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成的若干座杰出桥梁,以飨读者。   

       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最先提出要在九江修建长江大桥。他在《建国方略》中提到,九江要成为“中国南北铁路之一中心”。   

       九江长江大桥修建之初,正值“文革”期间,当时国家建设资金短缺,后又因路网规划争议,工程几近停顿。1986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视察九江大桥工地,指示大桥先通公路后通铁路,资金由铁道部、交通部及江西省、湖北省、安徽省共同解决,九江大桥才逐渐恢复正常施工。1992年8月,正桥钢梁三大拱合龙,1993年1月公路桥建成,3月正式通车。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香港回归祖国的临近,国家作出了修建北京至九龙铁路的决策,变“小京九”(北京至九江)为“大京九”(北京至九龙),大桥建设速度加快。1994年9月,铁路桥面双线铺通,10月1日开通工程列车。1995年7月1日合(肥)九(江)线,客货列车通过九江大桥。1996年2月,京九线首次列车过桥,1996年4月1日,京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九江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之后,我国建成的最大、最长的公铁两用大桥。铁路桥全长7675米,公路桥全长4460米,正桥长1806米。全桥混凝土工程数量约44万立方米,钢料工程数量近6万吨,工程造价约七八亿元。   

       九江长江大桥全方位采用先进技术,不论上部结构还是下部结构,不论正桥还是引桥,不论桥体还是线路,都积极创造条件采用先进技术。如:正桥钢梁,主跨通航三大孔,采用了180+216+180米刚性梁柔性拱,外型新颖轻巧美观。钢梁杆件材质,采用高强度低合金钢,即15锰钒氮钢,板厚56毫米,工厂焊接,工地用高强度螺栓联结,这套先进技术,除日本外,其余发达国家都未能采用,达到了世界铁路桥梁的先进水平;吊杆防风振,采用了T.M.D(质量调谐阻尼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钢梁架设采用“双层吊索塔架法”,全伸臂架设两孔180米及“中间合龙法”架设216米,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正桥基础,首次采用“双壁钢围堰”基础;铁路引桥第一次采用40米简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结构;铁路引桥基础,第一次采用“空气幕”沉井施工,下沉深度达56米;铁路引桥桥面采用“无渣无枕无缝”线路,提高了列车运行速度和舒适度;桥头建筑、堡体采用“清水混凝土”等等。九江长江大桥以其十二项重大技术突破和出色的施工质量,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重视和关怀九江长江大桥建设。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以及日本、俄罗斯、德国、韩国桥梁专家曾多次到大桥工地参观指导。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