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启动
■经济领域信息化加快推动
■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化有效实施
■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增长
■信息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完成
近年来,上海把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以市场为导向基本建成了满足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框架,确立了信息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初步形成了各行各业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的良好格局,城市信息化总体水平已名列全国前茅。
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启动。实施了上海市公务网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正式开通运行。全市52个委办局的1200多项办事指南和70多项便民服务内容可在网上查询并提供网上政务受理、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等数百项服务,45个市政府委办局的部门网站、19个区县政府网站以及有关中央在沪单位和6个公共服务单位实现了网上链接,极大方便了社会公众与政府部门直接沟通。
经济领域信息化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和流通等各环节得到积极应用,由数字证书认证和密钥管理系统、支付网关、网上交易平台、物流配送、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等组成的电子商务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到2001年底,上海数字证书签发量近30万张,个人信息用联合征信系统汇集了15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上海联社发行的120余万张准贷记卡、50余万笔个人贷款和2家电信公司约240万移动入网用户的个人信用信息,出具信用报告14.5万份。口岸通关和口岸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为“大通关”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经济领域信息化的建设,对上海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化有效实施。截止到今年5月20日,社会保障卡发卡人数达680万人。交通“一卡通”发行“上海公共交通卡”210万张,设立代理售卡(充资)网点1148个,已在公交、地铁、出租、轮渡、货运五大交通行业中250余条公交线路的6000多辆公交车、地铁一号、二号线和轻轨明珠线所有站点、32000多辆出租车、8个轮渡收费口开通使用。教育信息化得到大力推进,各类教育资源开始共享。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已形成基本框架,并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得到应用。
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增长。全市信息产业总值从1997年底的420亿元提高到2001年的1302.2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32.7%,大大高于其它行业增幅。信息产业年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从1997年底的5.3%增加到2001年的8.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信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信息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以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竣工为标志,上海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从1999年的100m增长到2001年的2500m,城域主干网由一家发展为上海电信、上海联通、上海网通和上海有线等四家,本地交互网互联带宽达到100兆以上,交互网接入单位从9家增加到13家。完成集约化信息管理线550沟公里,初步形成了集约化通信管线网络,市区家庭宽带网络覆盖率从20%上升到90%以上。2001年,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分别达到320万、617万、620万和310万户。上海的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基本满足了城市信息化发展需求。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