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3年到1916年,地调所培养出了叶良辅、谢家荣等一批人才,他们成为我国最老一辈的地质学家。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中国有了自己的地质专业队伍并开始实际工作。他们在河北、山东等地测制地质图,并开始了中国最早的岩石、矿物和古生物的调查工作,从而结束了依靠外国人在中国从事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局面。
本世纪20-30年代,是地调所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地调所先后建立了古生物研究室、新生代研究室、沁园燃料研究室、矿物岩石研究室、地震研究室和土壤研究室等。并涌现出一批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例如地质学家李春昱、地层古生物学家尹赞勋、岩石矿物学家程裕琪、矿床学家谢家荣、测绘专家曾世英、古脊椎动物专家杨钟健、地震专家李善邦、土壤专家熊毅等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些人都是我国科学界的重要领头人,他们为我国地质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也为地调所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1935年,地调所从北平的丰盛胡同迁到南京,部分留下来的人员成立了北平分所。“七七事变”后,分所工作停顿,在南京的本所继续开展工作,其机构日趋完整,科研人员也在不断充实和加强。抗战全面爆发后,地调所随政府迁至四川北碚,为与省地调所相区别,1941年正式定名中央地质调查所。30年代起,历任所长有翁文灏、黄汲清、尹赞勋和李春昱等。抗战胜利后,地调所又迁回南京。至1949年,地调所与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于1936年)等成为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单位。
1950年8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任命李四光任主任委员,尹赞勋、谢家荣任副主任委员,统一领导新中国的地质工作,全国地质机构开始实行大的调整,地调所和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等机构同时宣告撤消。
从1913年地调所成立,到1950年撤消,这一中国最早建立的地质科学研究机构走过了37年的光辉历程。她为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的发展完成了奠基,孕育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地学的不同分支领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中国地质精英,完成了中国近代的大量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又为新中国的地质事业的发展输送了人才,并使新中国的地质科学事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让我们无限缅怀这一中国最早建立的地质科学研究机构,缅怀那些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勇于献身的人们。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