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一年有四学,地球才有气候带;也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地球的生物圈。
简单地说,外力作用唱的是三部曲:首先是使岩石破碎,然后是把它们从原来的地方搬走,搬运到另一个地方去沉积下来,即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所以,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削高填平”,把高山和高原破坏掉,把它们搬到低洼的地方,使低洼的地方填平,结果是使地表夷面(出现一个夷平面)。
按这个罗辑,那地球表面不早就是一马平川了吗?地球表面之所以有高原和盆地的差异,就是因为有内力作用。大陆板块的碰撞,造成大面积内的地壳增厚和隆升,如西藏高原;大量的岩浆活动则可以造成一个地区的热隆升。正断层活动则造成线形的沉陷带,象东非裂谷、山西地堑等。所以,今天能看到的高山深谷,都是年轻的(有的是还在进行中的)地壳运动的反映,而古老的高原或山脉则已被夷平了,象欧洲的华力西造山带,约在2.5亿年前形成,今天连丘陵都见不到了,只是地表有些起伏而已。
综合以上所述,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是地史期间始终存在的一对矛盾。这种对立统一性表现在:一方面在破坏旧的,一方面在建设新的,而新、旧两者又是互为依存、彼此转化的。地质作用一方面在建造新的,一方面在改造旧的;建造阶段内有改造,改造阶段内有建造,只是看以何者为主罢了。
有了这样一个思想框架,我们就可以去具体地认识各种各样的地质作用了。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