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大脑左右半球是如何分开的?
  • 盘山考古重大发现 446尊线刻佛像为罕见珍品
  • 科学家破译5200年前之谜 46岁冰人来自意大利
  • 英美科学家发现已知最古老的雄性动物化石
  • 我国新发现外来入侵生物西花蓟马
  • 全球热浪可能暗示气候变暖正在加速
  • 美科学家解密百慕大
  • 考古学家称吃水果造就了哥伦比亚木乃伊
  • 英仙流星雨向地球靠拢 用肉眼即可欣赏
  • 破译人类遗传史上百年之谜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4G手机的样子可能是副眼镜 比现有手机快1000倍<%=id%>

    畅想4G时代

      进入4G时代,人类将怎样享受手机的快乐呢?世界电信元老爱立信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前景:你戴上一副内置4G通信功能的眼镜,行走之间,突然有人来电,原来是一位老朋友,他的音容笑貌清晰地出现在眼镜上,镜架腿上的微型耳机传递着他亲切的问候。

      未来,当你看见行人朝着手表大喊“中国队加油!”时,切莫以为那人患了狂想症,他正在观看世界杯决赛呢。当你看见一个人一边骑着摩托车飞驰,一边对着后视镜哇哇乱叫时,切莫以为他不想让后面人超过他,他那是在打电话呢。当你看见路人蹲下身来用手指不停敲击旅游鞋的时候,切莫以为他的脚走路走酸了,其实他正通过无线电波控制家里的电器呢……

      比现有手机快1000倍

      与其说4G手机是一部电话,不如说它是一种“百变视听器”,因为它的形态千变万化。从形态上看,它可能是握在手掌里的一部手机,但更多的则可能是一部相机、一款PDA(个人掌上电脑)、一副眼镜、一块手表、一个耳塞,或者是一双手套、一只口罩、一个钱夹、一枚胸针,一串钥匙圈……我们可以想像到的随身用品,都可能成为4G手机,进行通话或浏览信息。4G手机还可以作为一种隐性装置,隐藏在人身上的每一个部位。

      世界各国的专家从理论上描绘了4G手机的主要特点:以移动数据为主;传输速率可达100兆;电磁干扰问题得到解决;支持高清晰度图像、会议电视、虚拟现实等业务;随时随地获得所需信息服务。

      4G手机比3G手机更大的优点是速度。3G手机比现有手机的传输速度快40倍,而4G手机的传输速度则比现有手机快1000倍。3G手机从互联网下载音乐,一张CD需要200分钟,而4G手机只要数秒即可完成,而且,4G手机还能下载高分辨率图片和三维动画图像。

      4G手机智能化程度更高。通话只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更多的功能体现在多媒体应用方面。它除了能像3G手机那样,实现移动交易、移动下载、移动多媒体娱乐、多人视讯会议等应用之外,还能更好地满足每一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比如,用户每次通话的时候,都可以根据国际、国内长途或互联网连接费用的差别,以及服务内容的不同,随心所欲选择移动电话公司,享受最优惠的价格和最理想的服务。

      选择不同移动公司的时候,用户不必更换移动电话卡,只要在拨打电话时按一下各公司的识别号码,就能自动切换网络。

      4G手机无需像前几代技术那样,必须建造大量基础设施。过去的技术采用的是移动蜂窝技术,覆盖区域较小,而将来的技术将是采用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数据传输,如公路上出现堵车时,基站发送的信息无需通过中继站,它可以让汽车直接成为中继站,由汽车向汽车进行传输。

      4G手机还可以通过ID应用程序,实现个人身份鉴定。4G手机可以成为沟通广播电视、互联网和通信的纽带。

      你追我赶的角逐

      在技术上,4G手机的最大突破点在于技术标准。3G标准三足鼎立:由GSM延伸的WCDMA;由CDMA演变的CDMA2000;由中国大唐电信和德国西门子联合开发的TD—SCDMA。未来的4G手机可望制定全球统一的标准,真正实现一部手机在手,全球任何地方畅通无阻。

      在世界范围内,开发4G手机已有近10年的历史,近年来,各国的研发速度不断加快。在4G手机研究领域,阿尔卡特、爱立信、诺基亚和西门子四大电信巨头组建了世界无线研究论坛(WWRF),已聚集100多个成员,明确提出了开发4G的时间表:4G技术标准将在2006年以后出现,在与3G技术充分融合之后,在2010年至2012年投入运营。

      在中国,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中心(MCR)已与瑞萨科技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上海建立移动通信联合实验室,开发3G和4G手机的平台,并解决未来手机技术应用方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