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8日电(记者王艳红)把野草啃出口子,在伤口中施上粪肥,等着真菌从里面长出来。生活在北美东海岸盐碱沼泽里的蜗牛——滨螺,就这样在草叶上经营自己的小小“农场”。美国布朗大学科学家的这项新发现,是人类首次发现一种非昆虫类的生物会使用这样的“耕作”方法。
滨螺是一种体长约2.5厘米的小蜗牛,习惯与常见的海岸杂草大米草共生。人们一向认为大米草是滨螺的食物,但布朗大学的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如果只给滨螺喂食大米草,滨螺会日渐瘦弱。科学家进一步观察发现,滨螺并不以大米草为食,而是将它用作种植真正的食物——真菌的“农场”。
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通报》上报告说,滨螺在大米草植株上啃出口子,这使植株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受到真菌感染,它在草叶伤口中排下的粪便,更使伤口成为真菌滋生的温床。一段时间之后,滨螺会回到这些“农场”,享用里面长出的真菌。
真菌感染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实验发现,仅仅清除真菌就可以显著改善大米草的长势,而不需要赶走滨螺。科学家认为,大米草、滨螺和真菌之间的这种关系,在北美延绵3200公里的湿地海岸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前人们曾发现一些昆虫会在树木中钻孔,食用这些孔洞里长出来的真菌。白蚁和蚂蚁的真菌“农场”十分精细,甚至用上了除草和杀虫手段。滨螺的做法没有这么复杂,但正因为其简单,这类“农场”可能比人们原先认为的要普遍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