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在绿叶间休憩,恐龙沿着湖泊觅食,火山喷发出炽热的岩浆……这不是科幻电影的特技画面,而是1.6亿年前北京和内蒙古等中国北方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今天,记者在首师大进化生物学实验室看到了这幅还没有完成的生态模拟图,而保存了这一切原始记忆的就是侏罗纪和白垩纪的昆虫化石。
据主持这一课题的任东教授介绍,昆虫分布广并且对气候十分敏感,因此昆虫化石对于了解和复原古代生存环境,研究动物、植物的协同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任教授和他的课题组对北京及其相邻地区几个有代表性的中生代陆相盆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昆虫化石采集与研究,仅收藏的化石就可以装上几卡车。
记者在实验室里看到了橱窗里陈列的部分化石样品,虽然年代久远,但化石断面上的昆虫仍栩栩如生,翅膀纹络、触角和口器等清晰可见。“中生代晚期北方气候潮湿,北京地区也不像现在这样干燥,因此一些化石保存完好,有的甚至不需要什么特别的保护措施。”
据悉,北京地区中生代地层中昆虫化石极为丰富,每年有很多珍贵的昆虫化石标本从化石贩子手中流失到国外。虽然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有相对萎缩的趋势,但整体实力仍不容小觑。相比之下,我国的研究基础就很薄弱,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研究的人太少,研究古代昆虫的人更少,空白点却很多”。任教授说:“总的来说,我们的古代昆虫化石研究正处于一个上升期,虽然每天对着化石是件很枯燥的事情,但是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却无比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