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台湾花莲上午十分钟内连发生5级4.7级地震
  • 日本中小学生*率近五年首次上升 达11飖btitle=
  • 甘肃完成珍稀物种白牦牛的胚胎生产和移植
  • 阿联酋发现7500年前男尸 死时年龄小于40岁
  • 科学家将组建空中风筝发电站 生产清洁能源
  • 研究发现:早期教育能让大脑产生持久变化
  • 最新研究称古人发明纸张始于杂用
  • CCTV《发现之旅》高校巡回展映活动圆满结束
  • 古都郑州将对百年古树名木实行分级保护
  • 国家林业局批准北京新增两国家级森林公园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大国为何难登数学高峰<%=id%>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众多数学家指出:应试教育泯灭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


      记者 董碧水


      本报香港12月18日电


      “‘奥数’赛上的奖牌多多,并不代表就是数学强国。”在第三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来自全球的华人数学家、学者针对在国内已广遭诟病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赛热”,再泼冷水。


      此届大会汇集了全球700多位华人数学大师,可谓盛况空前。记者在与数学工作者的交谈中,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担忧:人才断层,缺少领袖人物,世界一流成果凤毛麟角。“除了华罗庚、陈省身、陈景润、冯康,我们已说不出20多年来中国在世界上有哪些‘叫得响’的成果。”一位国内学者对记者说。


      在我国,从迈进学校大门开始,每一位学生都将与数学相伴,数学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主课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面对升学压力,各地又兴起“奥数班”,许多中小学生时常奋战在数学“题海”中。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国中学生获得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是名副其实的数学“奥赛”第一大国。


      然而,有识之士却因此为我国数学研究的前途捏着一把汗。专程与会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坦言,中国数学研究水平与世界水平“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在前沿领域”。而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得主丘成桐更直言“差得还很远”。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及数学系主任刘克峰对记者说:“对此,也常有人感到不解。可是你看看,国内那些中学阶段的数学尖子,到了大学还有多少人在继续钻研数学?”


      一位美籍华人数学家认为,作为一个擅长数学的民族,在国际数学“奥赛”上摘金夺银固然可喜可贺,但问题是中国之所以能在数学“奥赛”上年年丰收,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选手都是层层选拔,并在赛前经过严格的强化训练。“在国外,参加‘奥赛’是自由的,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组织这么好。”


      “除了‘奥赛’,现在的中小学数学教育,侧重技术性训练,培养的是应试能力,得奖就是好学生。”刘克峰认为,这种应试教育,多半是对同一题型反复练习,使不少原本喜欢数学的学生变成了做题机器,在机械性的“重复”劳动中泯灭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


      “缺少兴趣培养,是国内基础数学教育的最大失误。在数学领域,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所有在数学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是源于兴趣。”丘成桐说,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不会对数学痴心不改,钻研精进。


      “数学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拿了多少奖,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丘成桐指出,数学研究很重要,是提升整体科技水平的基础,也是营造全社会科学文化氛围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