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庄长恭
  • 祖冲之
  • 贝聿铭
  • 使用动物模型预测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
  • 杨振宁
  • 焦立中
  • 李政道
  • 李卓浩
  • 杨振宁
  • 朱作言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朱洗<%=id%>

    生物学家和细胞学家
    朱洗(1900.1014-1962.7.24)中国实验生物学家、细胞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名朱玉文。浙江省临海人。1919年在校读书期间,因参加“五四”运动被学校开除。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考入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生物系学习,1931年获法国国家博士;1932年回国,先后任中山大学和台湾大学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部委员。他从1937年起开始研究脊椎动物中无尾两栖类人工单性发育。1958-1959年,朱洗借助人工单性繁殖方法,采用针尖直径仅10微米的玻璃丝针刺四万个蟾蜍卵球,分别培养,最后得到一只没有父亲的雌蟾蜍。这只雌蟾蜍与正常雄蟾蜍抱对数日,顺利产下数千个卵球,受精卵发育良好,于是世界上第一个“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终于问世。他在两栖类杂交的细胞学研究中,把法国南部的11种有尾、无尾两栖类,广东、上海和东北地区的20种无尾两栖类进行杂交试验。结合细胞学的研究,了解到杂交后代有的可以发育,有的不能发展,以及杂交后不孕的原因,阐明了杂交中一些基本的细胞生物学现象。他还通过多种实验,用人工方法改变了一部分杂交组的结果,获得了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新型杂交子裔。朱洗除了在实验胚胎学及细胞学的理论研究上有卓越贡献外,还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成功地解决了鲢、鳙等池养家鱼的人工催产和鱼卵孵化等问题,促进了我国淡水鱼类的发展。发表论著100多万字,译著20余种,科普读物19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