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医学家
孙思邈(581-682)中国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自幼用功读书,喜欢钻研医术。他用毕业精力研究医学,拒隋文帝和唐太宗的高官厚禄,居民间关注百姓疾苦,为我国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永徽三年(652年),孙思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一部著名的医学著作《千金方》30卷。在这两部书里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300多个药方。他淘汰了古代医书中一些不合理的药方,吸取了民间同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他的医学菱,在药物发展史上有很大成就。他的家乡盛产中草药材,孙思邈经常亲自上山采药。他对白头翁、苦参子、黄连可以治痢疾;常山、蜀漆可以治疟疾;槟榔可以治绦虫;朱砂、雄黄可以消毒等,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肯定。他一生大部分时光生活在山区。山区人民贫苦,常患营养不良的病症。如甲状腺肿大(民间称为“大脖子病”),致病的原因是食物中缺碘。当时孙思邈虽然不知病因,但他总结民间的经验和自己临床的实践,得知这种病是由于长期饮用山区里的水造成的。治疗这种病,需用海带、海藻或羊和鹿的甲状腺作药物。他还发现用猪肝、牛肝可以医治夜盲症;用杏仁、吴茱萸、蜀椒和牛奶、白蜜等可以治疗脚气病;用谷皮煮汤合在粥内,可以预防脚气病。从现代医学看,患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患脚气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孙思邈所彩的药物正含有这些成分。他还非常重视医德和医风,他主张做医生一是要精,二是要诚。诊病时认真负责,具有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得贪图钱财。孙思邈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导尿术的医生。在西方第一个实施导尿术的医生是19世纪中叶时的一位法国医生。较孙思邈要晚1000多年。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