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玻色
  • 博斯
  • 喇曼
  • 科兰纳
  • 亚美利哥
  • 阿布尼
  • 阿德拉德
  • 阿狄森
  • 卢里亚
  • 阿耶波多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拉格朗日<%=id%>

    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拉格朗日(Lagrange, Joseph Louis, Comte de)
    意大利—法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1736年1月25日生于皮埃蒙特的都灵;1813年4月10日卒于法国巴黎。
    拉格朗日的祖上是法国人,虽然他本人是在意大利的皮埃蒙特王国出生和长大的。他的双亲甚为富有,但是他父亲做投机买卖彻底破了产。他在全家十一个孩子中是最小的,也是唯一活至成年。在学校里,他无意中读到了一篇哈雷*谈论计算方法的小品文,并因此而立即转向了数学。到十八岁时,他已在都灵的皇家炮兵学校教几何学了。他在那儿组织了一个讨论小组,这个小组于1758年成为科学院。
    拉格朗日的数学才能为欧拉*所赏识,后者当时正领导着腓特烈二世属下的柏林科学院(腓特烈二世是一位搜罗全欧洲科学天才的君主)。拉格朗日曾寄给欧拉一份关于“变分计算法”的论文节写本,后者本人恰好也正在研究它。欧拉对此深受感动,以至于他故意扣住了自己的著作,以便让拉格朗日先行发表。
    1766年,欧拉移居俄国的圣彼堡(在那儿,叶卡捷琳娜二世正在邀集科学的天才----这在理性时代乃是一种堂皇的做法)。在欧拉和达兰贝尔*推荐之下,年轻的拉格朗日(当时四十岁)被任命为柏林科学院的领导人。腓特烈二世是怀着极度虚荣的心理这样做的,因为他想“欧洲最伟大的国王”应该在他的宫廷里拥有“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
    拉格朗日运用人的数学才能使得力学系统化,这门科学是从伽利略*。拉格朗日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是读了沃利斯*的有关论文而引起的。他用变分法得到了非常普遍的方程,所有的力学问题都可以由这些方程求解。他于1788年在巴黎出版的《分析力学》一书中总结了他的方法。这部书是纯代数的,用韦达*的术语来说,是纯分析的,书的题目正表明了这一点。全书中连一张几何图形都没有。
    在天文学上,拉格朗日致力于牛顿*留下的一个悬而未决的普遍问题。(拉格朗日曾经说,牛顿是世界历史上最幸运的人,因为关于宇宙体系的问题只能被彻底解决一次,而正是牛顿做了这种事;不过,在这方面他可太悲观了,因为对于一个半世纪以后的爱因斯坦*来说,事情还是大有余地的,而拉格朗日本人也为增进对宇宙的了解作出了重要贡献。)
    倘若宇宙之中只有两个天体,那么牛顿的万人引力定律便能解决它们的运动问题,然而太阳系是由许多天体组成的。诚然,太阳的影响占了压倒优势,但是小天体之间也在以较弱的方式彼此施加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摄动”,它们也是不可忽视的。
    拉格朗日解决了处理两个以上天体构成的系统(如日-月-地系统,以及木星和它的四颗卫星组成的系统)如何运动的数学方法。在他的研究工作中包括了这样一种情况:当三个天体位于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时,倘若有一个天体是非常小的,它们便可以构成一种稳定的位形。这样一各体系(现在称之为“脱罗央系”)在一个半世纪之后真的被发现了,它包括太阳,木星和一些小行星。
    拉格朗日想也许有两种摄动,即周期的和长期的。周期型摄动使行星轨道开始往一个谢谢,后来又朝相反的方向改变,个很长的时期之内并不导致永久性的变化。长期型摄动则只在一个方向上造成累积的变化,因此,最后轨道就完全破坏了。拉格朗日处理了这样一个问题,即:确定在太阳系中观测到的任何是否真的都是长期的。他和一位比较年轻的同时代人拉普拉斯*协同工作,他们一起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答:“不!”
    腓特烈二世死后,拉格朗日应路易十六之邀于1787年移居巴黎,他在那儿被玛丽·安托瓦内特奉为社会名流,虽然当时他入了一个深度机能抑郁的时期,这使他一生的最后几十年没能再取得什么成就。法国大革命来临了,他的一位皇族朋友觉得拉格朗日大概还是离开那儿为好。但是他留下了,并在恐怖时期活了下来,这部分地是由于对他的成就的普遍敬意,部分地则因为他是在外国出生的。
    大革命给了他为科学服务的最后机3地。1793年,他被指导定领导一个制订一种新度量系统的委员会。拉普拉斯和拉瓦锡*也是该委员会的成员。1795年,经该委员会的深谋熟虑,出现了米制系统,它是人们曾经设计出来的最合乎逻辑的计量系统。现在,它是全世界科学家的通用语言,只有美国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是独一无二地依然使用着不合乎逻辑的英制度量系统(这可以说是我们的耻辱)。
    在拉格朗日的晚年,拿破仑很乐于对他表示敬意,最后还封他当了伯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