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植物学家
林奈(Linnaeus, Carolus) 瑞典植物学家。1707年5月23日生于斯莫兰拉舒尔特;1778年1月10日卒于乌普萨拉。 林奈的姓名是Carlvon Linne拉丁化的形式。儿童时代的林奈看上去颇为迟钝,但是他的父亲(一位牧师),把他送进了医学院,先是在隆德,继之在乌普萨拉;对于这一安排,林奈是有些不情愿的。幸运的是,面临考验的年青的林奈,在学业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然而在经济上却接近了崩溃的边缘。幸好当时在乌普萨拉任教的摄尔*把这个年青人接到了自己的家中。 林奈一直对植物怀有强烈的兴趣,甚至还只八岁的时候就赢得了“小植物学家”的亲昵绰号。这个兴趣到了大学时代仍方兴未艾,他依然从事对植物,特别是雄蕊和雌蕊的研究。 森奈写了一篇这方面的论文,这使他进一步感到他能够在性器官的基础上创立一个崭新的,更好的植物分类法。1732年乌普萨拉大学(当时他已在那里讲授植物学,在他以前,鲁德贝克*曾在那里教书)约请他去拉普兰旅行,考察那里的植物群。他如约前往,在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旅行了4600英里,发现了一百种新植物并且也仔细地观察了那里的动物界。他在性方面还产生了一个有趣的副产品:他是第一个使用♂(代表“雄性”)和♀(代表“雌性”)符号的人。 紧接着他又周游了英国和西欧。1735年出版了《自然系统》。在这部有名的著作中,林奈建立了一套条理异常分明的生物分类法。这本书以现代分类学奠基著作的姿态出现,使雷顿*的早期著作晦暗无光。 首先他发展了一种清晰、简约的描述物种的文体,准确地指出某一物种同其他物种的区别所在。其次,他普及了双名命名法,先指定每一物种的属名(即属于哪一种群),然后是物种本身的种名。林奈的著作初版时只用纸七大张,到第十版时已增加到2500页。 林奈对分类学的热情几乎发展到了病态的地步。他没有满足于仅仅开列物种的名称并把它们归入有关的群或属,而是更进一步把相近的属归入目,把相近的目归入纲(以后,居维叶*又发展了他的概念,把相近的纲归入门)。尽管他是一个保守的虔诚教徒,林奈居然大胆地把人也包括在他的分类学中,给予人种以人类的名称。然而,他把这种分类法仅局限于人的躯体,他认为人的灵魂存在在于动物界之处。 他把猩猩和人归入同一个属“类人猿”(穴居人“),但是这一分类法没有持续很久。他也把鲸鱼和相近的物种归入哺乳动物,终于确立了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年前首先提出的观点。 虽然分类不见得就是科学的最高职能,然而对一个纷纭杂乱的研究领域来说,它却可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是待到林奈把生物界(固然有些人为地)纳入了秩序以后,生物学家才能够有信心地进行探求重要的概括方法。分类范畴从大的群体入手,先分为较小的群,再分为更小的群,最终至于个别物种,这种分类法赋予有生命的机体以树状的外观。正是这种树系的存在,促进了人们把生物从简单的开始形式进化为现代的复杂事物的模糊概念逐步活跃和明朗化、敏锐化起来。这些想法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希腊时代,但是在林奈以后才认真地开始些思想的方法。 林奈本人顽固地对抗关于进化的全部概念,他坚持认为,所有的物种在都是单独被创造的,创世以来再没有形成过任何新的物种,也没有任何物种灭绝过。 他在晚年可能已经开始动摇,但无论如何,他所持的反对立场不可能抑制前进的潮流。他自己的观点影响了他的分类法的基本原理,因为他在安排生物界时,没有亲缘关系,他不相信亲缘关系的存在。他只打算以他所能做到的最清晰的方式,区分不同的物种,所以他的分类法只是一种根据一望便知的外部性状而进行分类的人为的方法。 他的追随者,象居维叶、朱西厄*和德堪多*保留了林奈的分类原则,但改变了它的内容,使之成为一种显示亲缘关系的自然分类法。一旦出现了自然分类法,更多的进展便不可避免地接踵而来。林奈发出了一列思想列车,列车不可抗拒地驶向达尔文*,而这位刻板、正统的瑞典植物学家,是丝毫无力阻止列车前进的。 当林奈最后回到瑞典以后,他开始行医,并于1741年受骋为乌普萨拉大学医学教授。一年以后,他改任植物学教授,从事教学工作终其余生。他是一个卓越的教师,用曾经激励他自己的那股热情启迪他的学生,他把他们送(他们也高兴前往)到世界各地去探寻新的生命形式。据估计,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在考察的旅途中丧生。 1761年发布的一项(颁布日期为1757年的)法令册封他为贵族,授于他Carl von Linne的称号并任命他为瑞典贵族院议员。他在乌普萨拉大教堂逝世并葬于该处。 逝世后,他的书籍和收藏品被富有的英国博物学家史密斯爵士买去,运到了英国,成为著名的英国生物学会林奈(成立于1788年,即林奈死后十年)的基础。一个流传颇广(富有戏剧性,但不真实)的故事说,瑞典海军曾派遣一艘兵船企图截获运载这些瑞典珍宝前去英国的船。 1866年,据报告,月球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火山发生了变异;但是发生变异的原因迄今仍未得到满意的解释。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