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化学家
白则里(Berzelius, Johs Jakob) 瑞典化学家。1779年8月20日生于索尔加特的瓦维山大;1848年8月7日卒于斯德哥尔摩。 白则里幼年时,当教师的父亲便去世了。当时他的母亲还很年轻,居孀期间又结了婚。继父注意他的教育。后来,他进了乌普萨拉的医科学校,在埃克伯格*等人的指导下攻读。白则里学习不努力,至少医科各门是如此,假如不是他精通化学,很可能就会因学业不佳而退学了。不管怎样,在1802年他还是得到了医学学位。由于了精通化学。因而在后来的年代里在这个领域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大约在1807年,白则里确定了各种化合物由精确的元素组成。他在十多年中做了两千多个分析,提出许多实例,支持了普鲁斯特*首先发表的定比定律,使化学界不再怀疑这一定律的正确性。 这就有助于使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白则里是首先接受这个学说的人之一)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其后,白则里致力于研究原子的一个带有关键性的性质,这就是为当世人所重视的原子量。在这一工作上,他得到同代人杜隆*、珀蒂*以米切利希*等人总结材料的帮助。这些总结,结合盖吕萨克*提出的化合体积定律,使白则里有充分的条件继续深入研究下去。他将一些原子量列成表,可以认为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相当正确的原子量表。 这个表在1828年出版,除了其中二、三年例外,所有的原子量和现今得到公认的原子量都很一致。不幸的是,白则里并不理解阿伏伽德罗*假说的价值。他对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区别仍有些混淆不清,这就使原子量表的用途受到了一定影响,使原子量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个问题一直到白则里死了十多年之后,才由坎尼扎罗*在1860年卡尔斯鲁厄会议中澄清。 白则里在有关原子量的工作中,经常感到讲述元素的全名实在烦琐,看来,他已意识到应该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各种。用于表示化合物的分子式。道尔顿曾使用圆圈加上其它各种记号组成的符号,这些符号很难描画或誊,而且记忆这些硬 加在一个元素上的特别符号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因此,白则里在1813年建议,要用元素拉丁名称开头的第一个字母(或再加上免得名的另一个字母)作为元素的符号。这样,氧(Oxygen)的符号为O,氮(Nitrogen)的符号为N,氢(Hydrogen)为H,碳(Carbon)为C,硫(Sulfur)为S,钙(Calcium)为Ca,氯(Chloring)为Cl,铜(Cuprum)为Cu,金(Aurum)为Au…等等。 化合物的组成也可以用这些字母来表示,这时,分子中同类原子的数目若超过一个,则应在相应字母的右下角用数码来表示其个数。这样,氨的分子式为NH3,碳酸钙为CaCO3,其余类推。道尔顿反对这个倡议,他宁愿使用他自己的图形系统。这样做他实际是孤立了。白则里的系统终于被采用了。现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世界性化学语言。 与此同时,白则里也和时代的奇迹----电----打上了交道。伏打*刚刚发表怎样用电池连续产生电流,白则里便开始试验电流种化合物溶液的效应。在这方面,他得到他的好朋友希*的协作。固然,戴维*在这个领域内的成就更惊人,但白则里利用自己的实验为某些有趣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例如,白则里坚持原子形成稳定结合的见解,他认为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这些稳定的结合哦会作为完整的单位从一个较大的结合物中移入另一较大的绫不知所去中。白则里把这些结合物称为基,这种观点经过多方面的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诚然,白则里把它在有机化学领域中用得未免过分了些。)白则里还提出了分子结构的电学理论。,这已被证明是错误的,但由于白则里的声望,这个错误的理论左右了化学上的思想方法达数十年之久。不过,正是为了把这个理论解释清楚,才促使白则里发明了元素化学符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发展了这种错误的理论,也许可以说是值得的。 到了1830年,白则里已是世界上的化学权威了。他所著的化学教科书在1803年出了第一版,在他去世之前出到第五版,人闪把这本书视为不移这论。当他访问法国时,国王路易·菲力普接见了他。在德国,歌德*以能和他共进午餐而自豪。自1821年到1849年,他每年出版一期化学年鉴,编纂别人的研究工作。当他批评某种新的倡议或经验时,真无异于上钉钉;这未必是好事情,因为这使白则里老年滋长了保守性。他固执己见到可怕的程度,特别是当他的见解受到攻击时就格外显得厉害。在他的晚年,几乎在所有的论战中,他总是站在错误的一边,但是,这个老独裁者死去之前,正确的一边已经站住了脚。白则里的广泛兴趣使人名列化学的各个分支,瑞许多术语---催化、同分异构体、聚合体、卤素、同素导体、蛋白质等,都是他建议采用的,今天仍广泛使用着。 在其晚年,他为疾病所苦恼,1835年他在58岁时终于结了婚,他爱上的是一位24岁的漂亮女郎。白则里因为娶了她而幸福地度过他最后的十年。在他结婚之日,瑞典国王查理十四送来的贺仪是册封他为男爵。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