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阿尔文
  • 阿里纽斯
  • 埃克伯格
  • 朝永振一郎
  • 江崎玲于奈
  • 埃克曼
  • 艾德伦
  • 昂格斯特罗姆
  • 白则里
  • 伯格曼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汤川秀树<%=id%>

    物理学家
    汤川秀树(Yukawa,Hideki)
    日本物理学家。1907年1月23日生于京都;1981年9月8日卒于京都。
    汤川秀树的父亲是京都大学的地质学教授。汤川树就在这所大学学习,并于1929年毕业,后来又入大孤大学攻读研究生,接下去又在该校任教,并于1938年获得博士学位。
    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他向他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力使原子核的各组成部分聚在一起。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后,海森伯就指出,原子核必定是由质子和中子这两种粒子组成。如果这种廉洁是正确的话,那么在原子核里就只能找到正电荷。由于这些正电荷处于核内,彼此距离越近,因此它们之间必定要产生巨大推斥力。海森伯设想在这些正电荷之间存在着“交换力”,但他并没有对这种交换力做进一步探究。
    汤川秀树认为,通常所说的电磁力光子的输运,而在原子核里一定也存在着一个包含输运某种实体“核力”。这样的力如果存在话,其作用一定是超短程的,也就是说,这种力的作用距离决不能大于原子核的线度(大约是一厘米的十万亿分之一),同时这种力也必定是非常强的,强到足以克服各个带正电质子间的斥力。然而,这种力也必定随距离的增加而非常迅速地减弱,因为,核的外面,即使在最接近它的电子的距离上,这种力也决不会被发现。
    汤川秀树提出了一个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之间若输运一种粒子时,就会表现这种力来。这种粒子是具有质量的,而这种力的作用范围越短,粒子的质量就必须越大,由于这种力只在原子核线度这样短的距离上表现出来,这个粒子应该具有大约相当于二百个电子的质量,即一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九分之一上下。
    当汤川秀树于1935年公布他的这一理论时,人们还未发现这种中等质量的粒子。但在第二年,安德森便发现了这样一种粒子,于是称之为介子。在一段时间内, 种介子似乎是汤川秀树理论中提出的粒子。(这种粒子的寿命很短,但汤川秀树的理论已经预言到这一点)。
    不幸的是,安德森的介子(μ介子)不能和原子核发生作用,而汤川秀树的理论却要求有这样的作用。不过到了1947年,鲍威尔发现了第二种介子(π介子),这种介子稍稍重一些,它满足了所有的要求。因而,汤川秀树荣获了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
    1936年汤川秀树还预言原子子核能够吸收核外最内层的一个电子,这等价于发射了一个正电子。因为最内层的电子属于“K壳层”所以这个过程就称为“K俘获”。这个预言在1938年得到证实。
    1948年,汤川秀树应奥本海默的邀请,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然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讲学,1953年回京都大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