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物理学家
贝特(Bethe,Hans Albrecht) 德国-美国物理学家。1906年7月2日生于施特拉斯堡(现为法国下莱茵)。 贝特出生时,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属于德国,现在是法国的一部分。贝特是一个大学教授的儿子,受教育于法兰克福大学和慕尼黑大学。1928年在索末菲的指导下于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在剑桥和卢瑟福和罗马的费米的指导下工作,然后在慕尼黑和图宾根教授物理学,一直到1933年。那一年希特勒执政,贝特即离开德国。1935年前,他在英国任教,然后受聘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作。 在英国,贝特弄清楚了高能粒子被电磁场作用偏转而发生辐射的方式。这对宇宙射线的研究是特别重要的。 在美国,他和一些科学家一起从事原子弹的发展工作。战后,美国和苏联在日内瓦进行了漫长的控制原子弹试验的谈判,贝特是美国代表团的成员。 贝特在科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他于1938年提出了恒星上提供能量的核反应详情。那时,魏茨泽克在德国也独立地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贝特运用了自贝克斯耳发现放射性,和爱丁顿确定出恒星内部温度以后四十多年来所积累起来的亚原子物理学知识。他所提出的机制有些象佩兰早在1921年提出的方法,不过后者是定性的。它开始于一个氢核(就是一个质子)和一个碳核的结合,最后碳核获得再生而四个氢核(质子)结合成一个氦核(α粒子)。氢是恒星的“燃料”,而氦则是烧下来的“灰”。在这过程中,碳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太阳这类恒大部分是氢,足够它们燃烧数十亿年。同时,根据已经存在的氦的总量,又可得知这些恒星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后来贝特又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即氦核自己直接生成氦(分几步实现)。这一反应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亥姆霍兹和开尔文在八十多年前提出了一个问题:太阳和恒星所放出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贝特的核反应机制终于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氢核生成氦时(不管是直接也好,碳催化也好),大约有百分之一的氢转化成为能量。很少一点物质,就可以转化成大量的能量。所以应用物质损失这一观点就充分地说明了为什么太阳可以大规模地进行绵绵无期的能量辐射。从太阳的能量辐射率可以得出,它每秒钟要损失四百二十万吨物质,但是太阳中氢的含量是非常大的,以至于在数百万年内这样失去的物质相对于太阳总体来说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1961年,因为在原子能的发展和应用上的成就,贝特被授予费米奖(1956年设立)。1967年,他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