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霍佩塞勒
  • 康托尔
  • 考普
  • 科恩
  • 卡罗
  • 开普勒
  • 凯库勒
  • 加耳
  • 加夫基
  • 加勒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基尔霍夫<%=id%>

    物理学家
    基尔霍夫(Kirchhoff,Gustav Robert)
    德国物理学家。1824年3月12日生于普鲁士的柯尼斯堡(现为苏联的加里宁格勒);1887年10月17日卒于柏林。
    基尔霍夫真正出名是从1854年开始的,当时他任海德尔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开始讲授详尽但十分枯燥的课。他在那儿遇见了四年前曾在布雷斯劳短期共过事的本生。
    本生对光化学(吸收光或产生光的化学反应)感兴趣,他通过滤色镜对光进行研究。对数学有兴趣,又有雄厚牛顿力学基础的基尔霍夫,建议使用棱镜做这种工作。一经使用棱镜,第一个分光镜便被这两个人发明了。方法是让光先通过一道狭缝,再射到棱镜上。不同波长的光被不同地折射,结果投出许多位置不同,当然颜色也不同的狭缝影象。
    使用本生于1857年首先研制的本生灯是有帮助的。这种燃烧器自己几乎不发光,不会形成明亮的光谱背景,以致淹没和扰乱所研究的反应或加热到白炽的矿物所产生的光。以前的研究者,因无本生灯,常被碳化合物燃烧所形成的背景光谱线条和光带引入歧途。
    通过使用分光镜,基尔霍夫很快就明白:每种化学元素在加热到白炽时都会产生自己所特有的彩道图案。比如,白炽的钢蒸气便产生两道*谱线。由于元素均会产生自己的“指纹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任何矿物质的基本组份都能根据光谱学来测定。
    到1859年,这种新的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顺利,并于同年10月27日首次公开发表。使用这一方法,若发现某种矿物显示出原有已知各元素所没有的谱线,自然会得出结论说,矿物中含有一种至今不为人所知的元素。铯便是这样发现的,于1860年5月10日公布。它的名称Cesium来自拉丁语“天蓝色”,盖出自其光谱中最明显的光线颜色。不到一年,又发现了第二种无素铷,这个名称Rubidium来自拉丁语“红色”,又指明了导致其发现的谱线颜色。赖希、里希特,还有克鲁克斯很快又重复了这一实验。
    基尔霍夫更进一步研究光谱学。他注意到,钠光谱的亮双线正好处于太阳光谱中夫琅和费标为D线的暗线位置上。他使阳光和钠光照过同一道缝隙,想使阳光的暗线和光的亮线互相补偿。但是反而变得更暗了。
    他从实个实验和其它一些实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当光通过一种气体时,光中所含的这种气体在白炽时会发出的那些波长的成份则被吸收。虽然其他人几乎在同时发现了这一点,人们有时仍把它称为基尔霍夫定律。
    如果阳光中本有D谱线,那就表明阳光在到达地球的途中通过了钠蒸气。钠蒸气唯一能够存在的地方是在太阳四周的大气层里。因此,就可以说钠存在于太阳上。这样,他在阳光中发现了六种元素,其他人,如昂格斯特罗姆、多纳梯和哈金斯等,也作出了用光谱发现新元素的努力。这就推翻了法国哲学家孔泰(Comte)的武断结论。他在1835年曾以星体的成分作为信息科学的实例,断言其构成是永远不会为人所知的。过了两年孔泰就死了(精神病),没能看到光谱学的发展。
    基尔霍夫的财产经管人,一位银行家,对在太阳中发现元素无动于衷。他问基尔霍夫:“如果不能将太阳中的金子取到地球上来,发现它又有什么用呢?”在基尔霍夫因其研究成果而被英国授予一枚奖章和一笔金镑以后,他把它们交给银行主时便这样说道,“这不就是太阳的金子吗!”
    但是,“太阳中的金子”还不止于此。最后证明,光谱线不仅是外部宇宙伟大世界的向导,而且也是原子内部微观世界的向导。巴耳末在这方面迈出了先行的几步。
    基尔霍夫还指出,理想黑体—能够吸收投射于它的任何波长的所有辐射线的物体—若加热到白炽,就会发出一切波长的光。斯图尔特也独立地得出了这一结论。虽然实际上并不存在理想黑体,但基尔霍夫指出可以用妙法制造一个替代物。
    一个内壁弄成黑色、有一个小孔的封闭容器可以达此目的。进入小孔的一切波长的任何辐射线只有一点极小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小孔重新射出,所以可认为被全部吸收。因此,如将此盒加热到白炽,所有波长的光应该从小孔中射出。
    这种“黑体辐射”的研究,一代人以后被发现具有极端重要性,因为它将导致普朗克的量子论的产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