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赫尔茨贝格
  • 赫兹
  • 海威留斯
  • 亥姆霍兹
  • 汉勒
  • 哈恩
  • 哈特曼
  • 海森伯
  • 赫兹
  • 黑尔里格尔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郭霍<%=id%>

    细菌学家
    郭霍(Koch,Heinrich Hermann Robert)
    德国细菌学家。1843年12月11日生于汉诺威(今下萨克森境内);1910年5月27日卒于巴登的巴登巴登。
    郭霍的兄弟姐妹共十三人。他在1866年在格廷根大学取得医学学位,当时在该校任教的有韦勒和汉勒。他毕业时成绩优异,但没有特别的迹象预示他会同巴斯德一道成为现代医用细菌学的奠基人。事实上他梦寐以求的是做一个探险家,但是他的妻子(不象他那样浪漫)打消了他的念头。(他在后半生进行了报复,他同她离了婚,同一个比他年轻得多的女人结了婚,使当时的维多利亚式的社会深受震动)。普法战争时,他在普军任随军外科医生。战后,郭霍在西里西亚的布雷斯劳附近定居下来开始了农村医生的生涯。
    这个地区的牛受到一次流行性炭疽病的侵袭,郭霍对这种疾病进行了研究。他辛勤地工作,在1876年从病牛的脾脏中得到了致炭疽病的细菌,并且移种到老鼠身上,使老鼠相互感染,最后又重新获得相同的杆菌。更重要的是,他研究成功使用血清在与体温相同的条件下,在生命体外培养细菌。就这样,他能够全过程地研究炭疽杆菌的生活周期,研究杆菌形成抗性孢子的方法。
    郭霍的工作得到了在布雷斯劳大学任教的细菌学家科恩的注意。科恩把年青的郭霍请到他的实验室来,研究他的工作成就,并且热情地赞助郭霍写作论文。
    声誉日隆的郭霍转到了柏林工作,他又研制成功两项重要的技术。第一,他使用了从珀金时开始就已经合成制造的苯胺染料。他试用这些染料是为了了解是否有可能使用它们来对细菌进行染色,以利于研究工作的进行。(未经染色的细菌呈半透明状,所以很难看清楚。)
    此外,郭霍从利用液体培养基在生物体外培养细菌,又进而使用了象明胶这样呈凝胶体状的固体培养基。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种络合碳水化合物--琼脂培养基--是一种异常合用的良好的凝胶体。这种凝胶体本身不可食用,但是可能同富有营养的肉类搅拌在一起。开始时,郭霍使用平玻璃片培养细菌,后来他的助手佩特里(J.Petri)在1887年改用了带盖的玻璃浅碟。自此以后,这种佩特里碟便被洞用下来。
    细菌在凝胶体上是无法移动的。一个孤立地固定在胶体的某一点上的细菌,通过分裂和再分裂,就会产生一块衍生的菌斑,这是一个全部丛聚在一起的源出一个品种的菌落。然后,细菌可以移种到动物身上,或是再培养新的菌落(当然是特定的菌株。)可是在液体培养基里,多种不同的细菌就会无休止地搀混在一起,要把它们分开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可以说,郭霍的固体培养基标志了合理培养细菌方法的开始,也标志了巴斯德细菌学说的最后胜利。
    郭霍制订了正确地鉴定致病因素的规则。在患病的动物体内一定能够找到微生物。经过培养,这种微生物一定能够在健康的动物体内引起疾病。新染上疾病的动物,一定会产生与原先的动物体内发现的相同的细菌。
    利用这些规则和技术,郭霍成功地分离出了若干种疾病的特有的细菌。他的最卓越的发现以及他的事业的顶峰,是他在1882年发现的可怕的肺结核的致病因素--结核杆菌。(这个发现促使他从事探寻治疗的方法。1890年他认为已经找到并且予以宣布,但终于极为失望地发现他的宣布为时过早。)
    1883年他去亚洲旅行,研究淋巴腺鼠疫和霍乱,又去非洲旅行研究昏睡病。由于发现霍乱杆菌,他得到了政府的相当于¥25,000的赠礼,并于1885年被聘为柏林大学的卫生学教授。1897至1906年间,他指出淋巴腺鼠疫的传染媒介是寄生在鼠身上的一种虱子,昏睡病则是由采采蝇传染。这项发现,连同莱佛兰和罗斯的关于疟疾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控制疾病的新方法。与其向细菌本身发起正面攻击,倒不如向往来于人与人间的携带病菌的昆虫媒介展开战斗。一旦昆虫媒介被消灭或丧失运动的能力,细菌本身就无能为害(而人也就平安无恙)了。
    一代人的细菌学者在同郭霍共事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的启发。陪同郭霍去亚洲旅行的加夫基就是其中的一员,北里柴三郎是另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贝林格和欧利希在青年时代也做过郭霍的助手。
    1905年郭霍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这主要是为了表彰他在肺结核研究方面的发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