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物理学家
泡利(Pauli,Wolfgang) 奥地利-美国物理学家。1900年4月25日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58年12月14日卒于瑞士的苏黎士。 泡利是一位物理化学教授的儿子,是个神童,十几岁就写了一些有洞察力的相对论方面的论文,受到了爱因斯坦本人的赞赏。 在慕尼黑大学,他在索未菲的指导下学习,1921年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他先在哥本哈根和戈丁根与玻尔和玻恩一起工作,然后于1923年在汉堡大学任教;1928年在苏黎士工学院任教。 尽管他动手能力一塌糊涂,但思维却是非凡的。1925年,他发表了不相容原理。他的老师玻尔和索末菲解决了原子中的电子能级的问题。这些能级可以用一些量子数来表示,并且能以简单的规则予以说明。量子数一共有三种。泡利对塞曼效应进行了长期研究后,认为在原先的量子数上应该再加上第四个量子数。这第四个量子数可以解释成在任一特定的能级中,能够有两个,而且最多也只能有两个电子存在,其中一个电子顺时针自旋,另一个反时针自旋。 利用第四个量子数,就能够把各种元素的电子按壳层和支壳层排布起来。如果认为元素的化学特性是与最外层上的电子个数有关的话,那么就能解释门捷列夫周期表。例如,第一列的各种元素(锂、钠、钾、铷、铯),因其最外壳层的电子只有一个,所以都具有相似的化学特性。但是,这些元素的电子壳层数又不同,所以它们的原子量不同,因而化学特性有细微的不同。不过粗略地说,它们还是相似的。同现,对于周期表中的其它各列元素来说也是如此。莫塞莱曾开创了寻找原子序数的合理规律这一工作,泡利的发现则令人信服地完成了它。 在做出这个重要发现之后很长时期--直到1945年,泡利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间,泡利仍旧奋发钻研。在二十年代,他发现原子在放射贝塔粒子(快速电子)时,被发射电子的能量较预计的小。显然有一些能量消失了,因而能量守恒定律面临被放弃的可能。关于这一点,物理学家没有十足把握是不肯这样的(尽管据说玻尔已打算这样做了)。 1931年,泡利提出:当原子核发射出一个贝塔粒子时,同时也伴随着发射出一个既不带电量、可能也不具质量的粒子,而就是这后一个粒子带走了丢失不见的能量。翌年,费米把泡利所假设的粒子命名为中微子。中微子在意大利文中的意思是“小的中性粒子”。 既然中微子没有电荷也没有质量,那么验证它的存在便很难实现。几乎在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中微子只不过是“幽灵粒子”。许多物理学家忧虑地认为,这只不过是为了维持能量守恒定律,使能量在数值上达到平衡所想象出来的把戏罢了。不过,到了1956年,终于测出了中微子,并且证实了中微子的确是存在的。这个非常精巧的实验是在核电站中进行的,而这种核电站在1931年时还没有出现。 泡利亲眼看到了他的设想获得证实。 虽然中微子转瞬即逝,但却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1962年所提出的一种超新星爆发理论中,就涉及到生成中微子的反应。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泡利经常去美国。大战来临时,他在美国安了家,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