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同时,它也会变成完全的反磁性。那些完全排斥磁力线的超导体被称为第一类超导体,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1972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该理论的基础是电子对的有序排列。但这理论对结识超导体这种技术上十分重要的物质是不充分的。而第二类超导体可以让超导性和磁性同时存在,即让超导体的反磁性消失,这样在高磁场的地方超导仍能存在。阿比瑞克索夫成功地从理论上解释了这种现象,而他的理论基点来自于金兹伯格等人先前创立的关于第一类超导体的理论,事实证明该理论同样可应用到第二类超导体领域。虽然这些理论都形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它们对超导新材料的迅速开发仍有重要意义。今天,在更高温度和更强磁场的条件下,人们仍可以制造出超导体。
氦是目前人们知道的即使在绝对零度也不能被冻结成固体的惟一物质。在极低温度下,液态氦的粘性会消失,它在任何东西上流动都没有阻力,甚至可以垂直的爬上容器的壁,其传热系数比铜还好。科学家把这种没有阻力的流动叫作超流。超流现象早就被发现了,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莱格特才发现,氦的同位素氦-3的原子对与超导体中金属的电子对结构相似。他的理论才从根本上解释了氦原子是如何互动的和如何进入超流这种有序状态的。近年来,科学家们则在此基础上研究,这种有秩又如何演变为紊乱无序的,这是经典物理学的难题之一。因为只有氦才能允许从事接近绝对零度的研究,所以,它在纯科学和应用科学中变得非常重要。
阿力克谢·阿比瑞克索夫1928年生于莫斯科,现为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维塔利·金兹伯格1916年生于莫斯科,现在莫斯科的莱伯多夫物理研究所工作。安东尼·莱格特1936年生于伦敦,现为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授。他们将平分总值1千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