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研究工作。
英国首都伦敦是世界上著名的雾都,大雾与泰晤士河及伦敦塔等著名风景一样有名气。
1895年初,威尔逊采用爱特肯(J.Aitken)创造的方法:爱特肯早在1880年就发现,火焰升起的气体,可以引起饱和气体中水蒸汽沉积,爱特肯把能让水蒸汽自行凝结的装置称之为“记尘计”。这是一种能使灌满水蒸汽和尘埃的容器迅速膨胀,并降低温度产生雾的装置。利用这种装置可计算出形成雾颗粒的数量。 威尔逊让潮湿空气膨胀,制造人工云雾,果然,当光照到云雾时出现了彩霞,然而他并不仅仅是为满足追求美景的愿望,而是立即对其中的物理现象进行了研究。以前,爱特肯用云室做这个实验时,曾碰到这样的现象:当空气中没有尘埃时不能产生云雾;而威尔逊却以敏锐的观察力从实验中判断出:如果膨胀比例足够大,是可能出现云雾的。他进行了大量测量,获得了确切的结果。
显然,在尘埃完全消除之后的云室中,还有某种凝结核心。威尔逊进一步改进实验,判定核粒的大小不会超过分子,他立即想到:“也许在某种特殊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方法,使得个别分子或原子成为可见或可数的。(这些核粒)会不会是带电的原子?”
1896年,伦琴发现X射线的消息传到英国,约瑟夫·汤姆逊立即将这种射线用于气体导电。威尔逊就用卡文迪什实验室中汤姆逊教授的助手埃弗莱特(Everett)做的原始X射线管,让它产生的X射线射向云室,云室膨胀时原来并无液粒产生,如果以X射线照射,产生的雾需好几分钟才沉降下来。可见空气在X射线的照射下发生了电离,而这正是汤姆森和卢瑟福研究气体导电所得出的结论,威尔逊用云室方法为他们的理论找到了确实证据,于是他的工作受到了大家的鼓励和支持。学校让他脱产当了3年研究生专门研究这个问题,气象委员会委托他研究大气电。约瑟夫·汤姆逊和其另一位研究生H.A威尔逊将他的方法用于测量电子电荷。
在以后的年代里,威尔逊坚持做了大量实验研究,不断改进实验方法,每年都有这方面的论文发表。
1911年,他从云室照片中找到X射线辐照区域出现的个别α、β粒子和电子的径迹,证实了亨利·布拉格不久前关于X射线粒子性的分析,他的云室方法得到了普遍重视。
爱特肯和威尔逊的研究,促成美国人开始进行人工降雨研究的契机。1946年,J·谢费尔在充满冷却雾气的冷藏车中发现,有干冰碎片脱落的地方,就会有许多冰晶出现。
同年,勃奈卡特发现碘化银燃烧时产生细小的结晶,在摄氏零下50度下会形成有用的冰晶核。由于这些发现,人们便利用飞机把干冰和碘化银撒向云中进行人工降雨实验,但当时并未达到实际使用的目的。
1911年,威尔逊研制成完美的检测离子的装置,该装置后来称之为“威尔逊云雾室”。
威尔逊云雾室使水蒸汽冷凝形成云雾。仔细除去仪器中的尘埃后发现,用X射线照射云室时,云雾也会立即出现,这证明凝聚现象是以离子为中心出现的。经过4年研究,他总结出,当无尘空气的体积膨胀比为1.25时,负离子开始成为凝聚核心;当膨胀比为1.28时,负离子全部成为凝聚核心。正离子膨胀比为1.31时开始成为凝聚核心,膨胀比为1.35时全部成为凝聚核心;另一方面,他还指出,离子的电荷对水蒸汽分子产生作用力,有助于雾珠的扩大。1912年,威尔逊为云室增设了拍摄带电粒子径迹的照相设备,使它成为研究射线的重要仪器,他用这个云室拍摄了α粒子的图象。
1927年,威尔逊因发明云室而与发现康普顿效应的A.H.康普顿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威尔逊87岁时,作为当时英国皇家学会年纪最大会员,他还向学会递交了最后一篇论文《雨云电学原理》。
1959年11月15日,威尔逊在苏格兰的埃晶巴拉附近去世,终年90岁。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