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为科学而献身的一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开拓和发展了我国气象学、地理学以及自然科学史,他在这些科学园地里辛勤地耕耘,成为一代宗师。
竺可桢对于科学事业的贡献是杰出的,他在台风、季风、物候、气候变迁、农业气候与自然区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
我国东临太平洋,每年夏秋季节,从广东到辽宁的东部沿海都受台风影响。眼见台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竺可桢早在哈佛大学攻读气象科学时就开始了对台风的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回国后也坚持不懈地研究台风问题,他先后发表有关台风的论文共7篇。
竺可桢分析了台风的利害,对远东台风类型作了科学的分类。他将风速作为风暴强度的标准,竺可桢认为“气压读数并不表示气旋的强度,因为强度决定于气压降低的速度而并不依赖于气压的绝对低值。”他的见解在当时颇有独到之处。竺可桢反对将所有热带风暴都称为台风,他把6级以上者称台风,不足6级者则称为热带低压或热带风暴。竺可桢通过精心研究将远东台风划分为三类:第一类A类台风,其风速达到蒲福氏12级;第二类B类台风,其风速达到蒲福氏6级;第三类微弱发展的低压,具有不完整的中心,又称热带风暴。竺可桢进一步按远东台风所经途径将台风分为六个主类:中国台风、日本台风、印度支那台风、菲律宾台风、太平洋台风、南海台风。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