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从QUICKSORT、CASE到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的公理化
  • Byte的发明者
  • 磁带机高速输入/输出机构的发明人
  • 早期计算机研发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 率先采用电子电路的IBM 604穿孔卡片计算器的设计者
  • RISC概念的首创者
  • Intel微处理器芯片体系结构的发明
  • 堆栈概念的首创者
  • PASCAL之父及结构化程序设计的首创者
  • 前后断言法的创始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机器学习之父

    中对强记学习和归纳学习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观点,综合利用了可变评估函数、爬山法、特征表等多项基本技术。塞缪尔基于其理论研究成果所编制的下棋程序是世界上第一个有自学习功能的游戏程序,曾经在康涅狄格州的西洋跳棋比赛中一举夺魁。因此,塞缪尔被称为“机器学习之父”,也被认为是计算机游戏的先驱。费根鲍姆在那本书的前言中提到,塞缪尔的论文对于计算机科学家和管理科学家来说,大概是最引人人胜的(“perhaps of highlighted interest")。

      阿瑟·塞缪尔(Arthur Lee Samuel)1901年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恩波利亚(Emporia,Kansas)。中学毕业以后,他一边在恩波利亚学院上学,一边断断续续地在通用电气公司工作。1923年大学毕业以后,他进入MIT念研究生,1926年取得硕士学位。留校工作两年以后,他加盟贝尔实验室,从事电子器件的研究,在两个并行电极之间空间电荷的分布规律方面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他的研究工作集中于雷达技术。当时在雷达中存在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为了捕捉到远处的目标,雷达发射的脉冲功率要越大越好。但是发射功率增大,雷达上灵敏的接收器愈容易因此而损坏,这成为一个两难的课题。塞缪尔为此设计了一个称为"TR-box”的部件,实际上就是一个开关,让雷达在发射时把接收器断开,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战争结束以后,塞缪尔离开他工作了18年之久的贝尔实验室,到伊利诺大学电气工程系任教,积极参与了该校研制电子计算机的工作。伊利诺大学在美国早期计算机的研制中曾处于先进行列,它的ILLIAC系列计算机曾名噪一时,尤其是它和宝来公司合作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的由64台处理机组成的阵列机ILLIACⅣ是当时最快的巨型机之一,这个系列中的第一台计算机ILLIAC I则完成于1952年。但塞缪尔在伊利诺大学只工作了3年,1949年即转至IBM公司在普凯泼茜的研发实验室工作,参与其第一台大型科学计算机701的开发。701采用威廉姆斯管作存储器,塞缪尔基于其在贝尔实验室时从事电子器件研究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成功地将威廉姆斯管的存储容量从512bit提高到2 048bit,而且提高了威廉姆斯管的MTBF,使701的可靠性大大增加。虽然还在伊利诺大学,塞缪尔已经开始其对机器学习的研究和下棋程序的编制,但他的第—个下棋程序正是1952年在701上实现的。1954年他把程序移植到704上。1956年2月24日塞缪尔的下棋程序和康涅狄格州的西洋跳棋冠军进行公开对抗,比赛实况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IBM公司的老板老沃森预言,这次表演会使IBM公司的股票上涨15点。当塞缪尔的程序取胜以后,老沃森的预言果然成为事实,人们争相抢购IBM公司的股票。这是老沃森生前最后一件令他感到极大欣慰的事,因为当年6月19日他就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了。

        塞缪尔在下棋程序方面的工作对IBM公司早期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下棋程序是计算机应用中最早的一种典型的非数值计算,因此在701中加入了许多逻辑指令,这类指令后来迅速被所有计算机的设计者所采用和推广,成为计算机指令集中的基本成分。而塞缪尔在下棋程序和机器学习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技术和方法,也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着。有趣的是,费根鲍姆在编辑Computersand Thought一书并收入塞缪尔的论文时,为了增强其说服力,曾经于1962年6月12日又安排了一次比赛,让塞缪尔的下棋程序(在IBM 7090上)和美国最著名的西洋跳棋选手之一尼雷(R.W.Nealey)对抗,并让尼雷选择进攻还是防御。结果走到32步尼雷就投子认输。赛后尼雷承认,计算机走得极其出色,没有一步失误。这是他自1954以来8年中遇到的第一个将他击败的“对手”。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