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BASIC语言的发明人之一
  • 荷兰著名的ZRBRA计算机的设计者
  • IAS和HARVEST计算机的首席工程师
  • 从天文学家到计算机科学家
  • IBM创计算机产业之初的功臣
  • 吹拂五月的微J-xL(MAILUEFTERL)的奥地利计算机科学家
  • 子程序跳转技术的发明者
  • 计算机图形学之父
  • 景新海:唯一入选十大科技英才软件企业家
  • ALCOL语言和计算机科学的催生者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IBM的第一个系统设计师

    symbolic assembler)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和成熟的汇编语言翻译程序,给当时的用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罗切斯特获得1984年计算机先驱奖却并非因为他在701上作出的贡献。IEEE—CS在授奖决定中给出的理由是他“对IBM 702电子数据处理机体系结构”所作出的创造性贡献(For the architecture of IBM 702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machines)。这是怎么回事呢?702是怎样—台计算机呢?

        原来,IBM公司的领导层比较重视从用户那里反馈回来的信息与意见。早在701上马的同时,IBM公司就已经开始酝酿建造面向会计和保存帐目的大型机。701上市以后,一些用户,如海军供应部(Naval Aviation Supply)和中央情报局向IBM公司提出的意见,是希望计算机更多地面向“商用”(commercial),而不是科学计算。因为像海军供应部,他们主要要用计算机解决后勤保障和供应问题,涉及计算不多,也不复杂,但有大量数据要处理。此外,像蒙桑托化学公司(Monsanto Chemical Co.)的老板魁尼(Edgar Queenie)更明确地表示,希望能有计算机帮助公司尽快解决其季度报告的生成问题。这使IBM公司决策层决定研制一种面向字符而不是面向数字,面向数据处理而不是面向科学计算的新的计算机,这就是702。702的设计仍由罗切斯特负责,参加人员中有后来也获得计算机先驱奖的邓维尔(S.W.Dunwell)、布赫霍尔兹(Werner Buchholz)等人。1953年9月,IBM公司宣布702型电子数据处理机制成并开始供应用户,首批用户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中央情报局,海军供应部,蒙桑托化学公司以及通用电气公司,空军设在俄克拉荷马城的材料基地(Oaklahoma City Air Material Area,USAF),爱迪生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Prudential咨询公司,等等。702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开始进入数据处理这一重要领域,对于IBM公司来说,则标志着它开始进入大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的领域,因为它是IBM公司生产的第一台大型计算机(此前的都是中小型的)。由于是第一台面向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又是第一台大型计算机,它在体系结构上势必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它是十进制计算机而不是二进制计算机,其威廉姆斯管是按字符来组织的,容量为10 000个字符,存取时间为23μs。这也意味着,702的存储单位是“字符”而非一般机器的“字”(word)。字是有固定长度的信息单(Character)而非一般表示10—20个十进制数字),字愈长,运算精度愈高。在以字符为单位的情况下,怎么编码呢?在荷勒内斯发明穿孔卡片机的时候,他用12个二进制表示一个字符,这形成允许有212=4 096个字符表,但荷勒内斯只用了几个字符,即10个数字加上2个控制符号。计算机出现初期,字符表增加到39个字符,即10个数字,26个英文字母,3个特殊符号(减号、星号和“&”号)。以后又陆续增加了“%”号等。罗切斯特估计以后字符还会增加,至少会有48个字符,但不会多得太多,因此他在702中设计的寄存器不用荷勒内斯的12bit编码,而用6bit编码,这样避免了物理资源的浪费。而6bit编码也在IBM公司以后的机器中被继承下去了。

        702体系结构上的特点还包括:程序员能直接定址到文本中某个字符的地址;机器有对任意长度的字符串进行各种处理的能力,这是702机器上的首创,机器配有容量大、但却小巧而易于存取的磁带部件TPM(Tape Processing Machine)。所有这些特点都使IBM 702成为计算机数据处理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产品。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