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半导体平面处理技术的发明者
  • 发明纠错码的大数学家和信息学专家
  • ENIAC计算机的催生者
  • 计算机发展史上最值得记忆的核心人物
  • 计算机产业化的先行者
  • 经典巨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艺术》的年轻作者
  • 引领一代计算机技术世界潮流的英国学者
  • 大器晚成的科学家,APL的发明人
  • 他发明了著名的霍夫曼编码
  • 从数学家到数值分析专家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设计者

    天才,一生拥有的专利达87项之多。除了ENIAC之外,他们还设计了最早的另外三种型号的计算机,即EDVAC、BINAC和UNIVAC,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立了丰功伟绩。他和莫奇利被理所当然地首批授予计算机先驱奖。

        约翰·埃克特(John Presper Eckert,Jr.)1919年4月9日生于美国的历史名城费城。他的父亲是通过艰辛劳动一步一步变成富有的不动产开发商和建筑商。埃克特从小就表现出很高的智商和创造力:8岁时在铅笔上装了一个晶体收音机;12岁时制作了一艘模型船,船底下安装一块磁铁,使船可以在水中运动,他的这个小发明在一次业余发明博览会上赢得了一等奖;15岁时他设计了一个遥控炸弹(当然不是真的有杀伤力的炸弹),把它放在学校礼堂的舞台上,在观众席中按一下按钮就能把它引爆;中学毕业前,他为当地Laurel Hill公墓设计了一个很实用的消声装置,能把火化场附近的噪音吸收掉,使在公墓中哀悼死者的人们得以清静。1937年埃克特中学毕业时,已学完了大学一年级的工程数学课程。他本想进MIT深造,并已被MIT录取,但因为他是家中的独子,他母亲舍不得他离家那么远(实际上,费城和MIT所在的剑桥同在美国东北沿海,两地相距不超过500公里),他父亲也不喜欢埃克特学理工,而动员他学商,因此骗他说,MIT的学费十分昂贵,他供不起,于是埃克特不得已就近进了宾州大学的金融学院(Warton School of Finance,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但埃克特对金融实在不感兴趣,因此很快就转系了,本来想转物理系,但因为物理系注册名额已满,只好进了莫尔电气工程学院(Moore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进了宾州大学以后,埃克特知道MIT的学费并不像他父亲说的那样贵得供不起,自己受了骗,十分恼怒,情绪很低落,因此第一学年他的成绩很不好。随着时间的流逝,埃克特的情绪才慢慢平复过来,他的创造力也重新焕发出来。在莫尔学院期间,他发明过用紫外线测量萘蒸气的浓度的仪器,改进了压力计的电路,开发了测量金属疲劳极限的仪器,对模拟微分分析器Annie进行了改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他根据战争的需要又研制出了侦察磁性水雷的仪器,这个仪器能记录磁场的极微小的变化;他还利用延迟线发明了用于雷达测距的装置等。1941年他大学毕业,取得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并留校继续念研究生。

        埃克特曾为未能如愿上MIT而烦恼。但宾州大学莫尔电气工程学院为他开辟了另一条走向辉煌的道路,因为莫尔学院与美国陆军军械部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承担着为设立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基地弹道研究实验室培养人才和计算弹道的任务。1942年,盟军进攻北非时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由于北非的地面比马里兰州的地面软,原先的火炮射击表都不能用了,必须重新计算弹道和编制射击表。莫尔学院和阿伯丁实验室的人员利用当时的计算工具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这个任务。因为计算一个弹道平均需要750个乘法和更多的加法、减法,如果考虑各种初始条件(如方位角、炮口速度、气温和湿度、大气压等),对一种型号一种口径的火炮的完整的射击表,应该计算2000~4000个弹道。而台式计算机完成一个弹道计算要几个小时,即使用当时最强大的差分计算机,编制出一个射击表也要30天。那么多型号、那么多口径的火炮的火力表要到哪一天才能完成?因为当时美国仅有4台差分计算机,莫尔学院只有一台,另外三台中有1台在通用电气公司,2台在MIT。在这种情况下,研制比差分计算机快成千上万倍的电子计算机的任务就被当做当务之急提出来了。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