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硅谷创建半导体公司,1999年回国创建中星微电子公司,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
中关村海归创业风云人物之邓中翰
从1999年开始,邓中翰担任星光中国芯工程的总指挥已经整整5年。从“星光一号”到“星光五号”,他们今天在PC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占有的市场份额,比任何一家国外公司都要大;他们销往世界各地的芯片超过1000万枚,比任何人用肉眼看到的星星还要多。
1个多小时的采访中,邓中翰不断在空中画着一个个虚拟的三角:科学--技术--经济,电脑--手机--家电,政府--市场--企业……俯仰之间,点点星光勾勒出一片错落有致的立体星空。
漫步星空,求证智慧价值
对星空的迷恋,始自少年。宇宙怎样形成,时间、空间是怎么回事,物质和精神到底有什么区别?除了打篮球,邓中翰上中学时想得最多的是这些问题。1987年高考,中国科技大学在南京的录取线特别高,邓中翰上了当时最热门的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5年后,邓中翰留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物理学。邓中翰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一排排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画像如巨星高悬在回廊里。从相对论到量子力学,把这些物理学中最难啃的功课都摆平了之后,邓中翰突然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兴趣。软磨硬泡,他转攻电子工程。
追随巨人的足迹,邓中翰脑子里只有技术。他甚至很少看报纸和电视。-、经济、社会的种种热闹,离他都十分遥远。直到1995年的某一天,他随导师到日本参加学术会议,因为护照问题滞留在那里。
“那是真正清闲的一个星期。漫步在都市街头,人群熙来攘往。我问自己,他们在忙什么?肯定不是技术。可除了技术之外,又有什么值得如此劳碌奔波呢?”从星空回望人间,邓中翰第一次思考和接触另一种此前从未重视过的价值观。到1997年,邓中翰在伯克利拿到了物理学硕士、电子工程博士和经济学硕士3项学位,成为该校成立130多年来第一个横跨理、工、商三科的学生。
星星点灯,照耀我的前程
1998年,有了在SUN、IBM公司任研究员经历之后的邓中翰遇到了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在伯克利做过访问学者的周光召慧眼识珠,把邓中翰推荐给当时的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枝,后者正主持振兴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课题。
在硅谷的一席长谈,让曲维枝对邓中翰的能力和见识十分欣赏。这一年底,在信息产业部、国家发计委、科技部、中国科协、北京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星光中国芯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邓中翰领着一批海内外青年学者在中关村成立中星微电子公司,成为这一工程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者。
60年前,美国实施曼哈顿计划,领导者是伯克利大学的物理系主任奥本海默。40多年前,中国研制两弹一星,周光召是攻关团队的核心成员。今天,星光中国芯工程的重担落到邓中翰这批年轻人的肩上。历史的机缘和时代的责任,把两代人的心贴在了一起。邓中翰平均每个月要与周光召见好几次面。“他是那种很有战略眼光的人,他支持星光中国芯工程,完全着眼于民族利益和国家发展。听他讲以前的故事,你不会再为眼前的困难叫苦,对人生的目标和价值都有一个全新理解。” 本新闻共7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5 6 7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