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思于1928 年就发现:将已经死亡的Ⅲ型肺炎双球菌和活的Ⅱ型菌 分别注射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表现正常;若将两者混合注入,则小白鼠死亡,并从其尸体中可分离出活的可 致病的Ⅲ型肺炎双球菌。
格里菲思由此推测,在Ⅲ型的死菌体中必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Ⅱ型转化为Ⅲ型,而且这种转化可以遗传给后代。埃弗里和他的同事则进一步从被高温杀死的Ⅲ型菌中分离出蛋白质、荚膜的成分(粘多糖)和DNA,将这几种成分分别同活的Ⅱ型菌混 合培养,发现只有DNA能使活的Ⅱ型转化为Ⅲ型,即使无荚膜、不致病的可转化为有荚膜、能致病的肺炎双球菌。证明了格里菲思所说的转化因子就是脱氧核糖核酸 (DNA)。
这项实验第一次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虽然这一发现,曾引起争论和怀疑,但的确推动了DNA的研究,直至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他早年就熟悉肺炎双球菌,研究过肺炎双球菌的免 疫性。提出肺炎双球菌可根据其免疫的专一性来进行分 类,而这种免疫专一性是由于不同菌型的荚膜中所含的多糖引起的。由此他建立起对不同型肺炎双球菌的灵敏 检验法。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1 > < 2 >
|